党课材料: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具体实际为根本,实现了对长久以来始终以西方现代化为中心通往现代化道路的创新突破,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明证、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方法论遵循。

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明证

如果我们拿起大历史观的望远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方向。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携手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历经艰难险阻、在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奋斗中逐步演进至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具有坚实的历史依据。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在风雨飘摇的近代社会,许多爱国志士为救亡图存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错和探索,但是由于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均未能找出一条在中国行得通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近代中国也由此从混沌思潮中崛起了第一批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也由此开始酝酿、筹建并最终宣告成立,这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艰苦探索的必然产物,成为结束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历史的关键力量。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拨开漫天阴霾,从黑暗、贫穷走向了光明、富强,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奠定了制度、政治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毛泽东就指出,20世纪我们的任务是“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之中,与此同时,也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开创性地提出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并举的“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实现路径,使中国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铺展,都推动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擘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一个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愈加明显。1979年,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命题,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并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向政治、社会以及教育等方面拓展。党的十五大确定了“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在于人,把视角从“物”转向了“人”,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政治立场,从根本上区别了西方“资本至上”的现代化理念。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发展主线,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逐步从以经济建设为主,向多维度、宽领域不断延伸与拓展,不断促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活力,政治体制改革效果显著,教育、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全面铺开了不同于西方的且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这一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极大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守正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牢牢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之路开创新局面。

中国式现代化之守正,绝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在不变质、不偏向、不走样的前提下开拓进取;绝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立新潮、开新局、谋新篇的过程中接续奋斗。中国式现代化之守正,就是不忘本、不失根,就是守社会主义之正。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创新才能激发活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在探索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坚定战略定力,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信坚守社会主义之正。比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注重保护并发挥资本、技术、信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守社会主义之正,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之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建设什么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个现代化”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的新命题,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成果,有效拓宽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体系的整体布局;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实现了新形势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创新,也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一步深化;从科学发展观到新时代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蓝图,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原则以及行动指南。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更丰富、理论更成熟、制度更完善、目标更远大。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新的历史进程。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守正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推进和拓展。

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所彰显的中国特色、提出的本质要求、把握的重大原则,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方式。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实现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但各国的文脉传承、国情特色都有所不同,所以,通往现代化道路的模式也应“百花齐放”,不可定于一尊,每个国家都应基于自身国情和实践,博采各国之长,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同时又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国情特色之一,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社会要整体踏入现代化征程,将彻底改写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现代化版图,使“东升西降”成为新态势,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携手中国人民共同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阶段性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富裕”,而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基于人民立场而确立的“共同富裕”。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悬殊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所有人民富裕的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全面小康的接续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单一物质领域的现代化,而是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带领中国人民独立选择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条绿色发展道路,注重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摒弃破坏自然的西方现代化模式,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新路。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的本质融合,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传达“和合共生”这一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始终高举和平旗帜,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携手世界各国,以造福全人类的大爱担当,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与世界繁荣贡献中国力量。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有“九条”,这“九条”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系统完整的有机整体,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自成一格的独特品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开拓光明大道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载体所走向的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历经百余年风雨所选择的一条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把方向、谋大局,能够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各方力量。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坚持自力更生,牢牢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发展格局为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铺好前进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理念极为生动的体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必须把“蛋糕”做好、切好、分好,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确保共同富裕之路不漏一人;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民主认同,生动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区别于西方“资本至上”的现代化最有力的证明方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在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所推行的扩张主义的现代化,绝不是一国独大搞霸权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精神内核,致力于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为世界朝着更包容、更高效和更优质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创造。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什么别的新形态,而是以社会主义为指向的、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先进文明形态,它内在地孕育着未来文明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

(三)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这是新时代十年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经验总结,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把握,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上的坚强核心,是助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盛繁荣的根本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现实利益、长远利益实现的根本保证。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始终立足于我国国情实际,探索并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人民拥护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史反复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根本力量。人民至上是党百余年奋斗所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新征程要遵循的价值准则,必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创造新的辉煌。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速度快且影响深远的伟大社会变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当今世界形势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我国也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矛盾风险,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展现并发展百年大党的风范。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而不衰、历经坎坷而不倒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具有伟大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中,必须不断增强斗争意识、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努力赢得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抓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同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

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党的中心任务,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是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时代转换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短板,必须增强解决矛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指各区域、各领域发展的失衡;发展的不充分指的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一方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路径,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发展全局变革,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的基本方略。另一方面,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是支撑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壮大国内大循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底气所在。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找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形成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农村。

概言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创新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难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历史自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者在战略目标上是一致的。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征程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当口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复兴,越要保持清醒。我们必须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一是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哲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将其运用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坚持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也就是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当代实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两个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二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维,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相结合,审视过去所能汲取的经验,洞察现实继而预测未来。加强全局性谋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必须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到国内外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谋划和解决现实问题,加强整体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平衡、整体推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凝聚系统的整体合力,以实现社会系统功能的最优化。三是要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胜人者有力,自胜者自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码,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坚持自我革命,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执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不断纯洁党的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坚强领导核心,以确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同

“坚持人民至上”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生动诠释了党百余年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使命责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以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坚守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之所以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站稳人民立场,才能找到方向、才能避免迷途、才能赢得民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这个根本,而人民性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显著特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究其根本,就是要解决好“人心向背”这一根本性问题。要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需求“置顶”,坚决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热情和干劲。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我们要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筑牢人民之根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再创新的伟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必须紧紧依靠各民族大团结,凝聚亿万万人民群众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持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致力于造福全体人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以人为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在前进道路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致力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持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在不断丰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厚植精神文明力量,从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亿万万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方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上,党的二十大已绘就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蓝图。我们必须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THE END
打赏
海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