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课题研究,对基层党建的主要工作和活动进行了总结、提炼和固化,形成了简洁、明了,便于操作,有较强实用性的 《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体系》,并于 2021 年 5 月发布了试行版。通过课题研究和体系运行实践,有效促进了 xxxx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管理。

一、产生背景

“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体系研究”,于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 月,由党委组织部牵头,以基层单位党务工作者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能力为目的,按照 “规范、简洁、管用” 的原则,优选 8 个党支部进行先期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党委基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的要素逻辑关系,将基层党组织在日常管理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以 “组织建制、双向培养、参与决策、党内生活、主题活动” 为工作板块,参照 “工作学习化模型” 的运行思路,设计出以过程为基础的 “循环模式” 和以要素为基础的 “逻辑模式”,设计出以 “五大要素” 为 “工作板块”,具有前赡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运作流程,并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循环的运作模式、管理要素的逻辑关系、五大板块的工作流程、实施过程的监控整改、运作效果的量化考核进行归梳理、归纳总结,形成了上合规矩、下接地气、简便实用的党组织建设管理体系,用以指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

二、主要做法

(一) 将各项制度体系化,分类归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通过系统梳理党建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分类归位,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工作日常管理共 4 大类 15 项制度。

(二) 将常态活动方法化,有效做法固定化,建立党组织活动长效机制。通过总结、提炼常态活动和典型做法,建立了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创 “四好” 领导班子活动、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双向培养”、反腐倡廉共 5 项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态活动长效机制。

(三) 将抽象理论具体化,程序业务图表化,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流程图。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日常管理头绪多,程序杂,不好把握和操作,研究中,通过梳理和提炼,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日常业务归纳为 “五大工作板块”,作为党建工作运行的核心内容,规范设计基层党组织建制管理、“双向培养” 管理、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管理、“党内生活” 管理、“主题活动” 管理的运作流程图。

在五大工作板块中:“组织建制” 是基础,“双向培养” 是支撑,“参与决策” 是保障,“党内生活” 是关键,“主题活动” 是延伸。

1. 组织建制: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建制,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导向优势、党员队伍优势、组织协调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保证监督优势。共归纳总结、建立 12 个组织建制工作流程图,涵盖基层党支部所有的组织建设业务工作。

2. 双向培养:把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骨干,把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是优化党员结构、发挥党员辐射作用、改善党员形象、增强党员活力的有效途径。围绕双向培养活动共建立了 7 个工作流程图。

3. 参与决策:基层党组织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的政治权利,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保障。有效的参与决策,是确立党员主体地位,体现党组织集体意志的具体表现。共建立了 2 个工作流程图,如结合新的选拔任用干部办法制定了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流程图。

4. 党内生活: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是凝聚党员力量,集中党员智慧,创新活动方式,改进活动内容,强化日常管理,扭转惰性心理,校正修补缺失,产生新的行为的必然选择。对支部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和党课 4 种党内生活运作程序进行规范,共建立了 4 个工作流程图。

5. 主题活动:围绕生产、科研、安全、经营中的难点,开展以创先争优、创新创效和以安全、质量、成本、形象示范为主要内容的 “两个示范”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是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使党员骨干站出来、让全体党员动起来的有效载体。如:结合多年的主题活动实践,固化了 “四好” 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创新创效和 “四种” 示范活动的管理流程图。

三、主要成效

“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体系” 研究与实施,为 xx 党委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障功能,为进一步的安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支撑。近年来,xx 在 xxxx 技术上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取得了一系列 xxx 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先后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xxxx“先进基层党组织”、“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等荣誉称号,被业界誉为 xxxx 的王牌军。

(一) 实现了党组织活动严肃化、正常化。2020 年以来,党委及其所属的 60 个基层党支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体系的应用研究及运行的过程中,以解决生产安全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点,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民主集中制等日常管理制度,推进党组织活由体内循环到扩大覆盖面的转变,有效实现了党组织活动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全覆盖和严肃化、正常化。据信息反馈:仅 2020 年公司 55 个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近 160 余次,支委会 400 余次,党小组会近 2000 次,组织生活会 450 余次,上党课 67 次,建立党员示范岗 93 个、示范党小组 37 个,提出合理化建议 178 条,解决生产、技术、安全难题 18 项。

(二) 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2019 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细化落实双向培养措施,通过重任推进、结对互动、目标激励、换岗交流,将 59 名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将 213 名党员全部培养成能独挡一面的生产技术骨干。截止 2021 年 12 月底: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697 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技师等级的 533 名;一线作业队的 145 个大班组实现了班班有党员,有 119 名党员担任大班组长,占大班组长总数的 82%;在 60 个党支部 275 名支委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 250 名;一线作业单位的 152 个党小组的组长全都是班组长或生产技术骨干。

(三) 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 “争创型” 组织建设等长效机制的运行,随着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党组织和党员在生产攻关、技术攻关、疫情防控中发挥主导作用奠定了基础,有力促进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以基层党支部为堡垒,一大批党员成为生产、科技创新的带头人,他们通过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总结出 xxxx 的五大技术系列。其中:由党员主研的 “xxxx 技术” 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被评为科技创新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xxxx 技术” 在国内 xx 项目中进行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被评为十大科技进展,科技创新二等奖。

四、主要启示

“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体系” 的探索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以过程为基础的 “循环模式”,以要素为基础的 “逻辑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运作流程,需要在长期的运作实践中不断检验,在今后,应着力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 “五大板块” 运作流程;二是在可操作性上还要归纳提炼与总结;三是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细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