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沟渠市持续加大对革命遗迹特别是抗联遗址群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先后启动军史料挖掘、文物征集、遗址修复和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等工作,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一、遗址群的保护开发利用措施
注重机制创新,开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新征程。
近年来,沟渠市成立 XXXX 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从全局出发加强统筹谋划,着力破解制约 XXXX 抗联遗址群保护开发利用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一是整合资源力量。成立 XX 抗联 XX 军斗争史研究会,深入挖掘整理 XX 抗战史实,不断拓展 XX 抗联史料内容。结合机构改革,组建 XXXX 抗联红色景区发展服务中心,对 XXXX 抗联遗址群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保护修复、统一开发管理,全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借助 “多规合一” 信息平台,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全域旅游、城镇发展等相关规划。对 XXXX 抗联遗址群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设计,编制完成 《XXXX 抗联 xx 军总指挥部及密营遗址保护规划》。三是保护开发并重。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利用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 1100 余万元,修建 XX 抗联烈士纪念碑,实施 XXXX 抗联 XX 军总指挥部及密营遗址本体保护工程,建立 XX 抗联 XX 军纪念馆和村级 XX 抗联历史资料馆,XXXX 抗联遗址遗迹得到有效保护。
突出项目建设,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融资新格局。
围绕建设 XXXX 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提升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水平。一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建立 XXXX 抗联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库,经过可行性论证,先后谋划了 XXXX 抗联精神干部教育学院、特色小镇、红色文化公园、XX 抗联文化十里长廊等项目 14 个。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对培训基地、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道路、停车场、标识标牌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占地面积 1.5 万平方米的 XX 抗联博物馆 XX 分馆,积极申报筹建 XXXX 抗联精神干部教育学院,建成后可日培训学员 1200 人次。三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红色资源建设开发,与 XX 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总投资 5.6 亿元的 XXXX 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投资协议,其中投资 4437 万元的 XXXX 抗联红色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营造浓厚氛围,掀起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热潮。
依托 XXXX 抗联遗址群,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情怀、弘扬 XX 抗联精神主题宣传培训活动。一是举办系列活动。以开展 XX 抗联 XX 军历史研究为契机,举办了纪念大会、历史文化论坛、踏访 XXXX 抗联根据地、XX 抗联故事会、爱国主义影片放映周、“烽火岁月” 图片展等系列活动,国内知名专家学者、XX 抗联家属代表、社会各界群众 3000 余人次参与,有力宣传了 XXXX 抗联历史和 XX 抗联精神。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积极争取,成立 “XX 省 XX 抗联红色教育基地文化研究会沟渠市 XX 研究宣传基地”,进一步提升了 XXXX 抗联遗址群的知名度。加强与中国邮政合作,共同推出 “烽火 XX” 系列邮票和明信片,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广泛深入宣传 XXXX 抗联历史文化。三是加强素材整理。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对 XXXX 抗联史实及资料进行抢救性征集和整理,不断丰富教学素材。针对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群众,研发爱国主义教育培训、红色理论研学和 “重走 XX 抗联路” 教学体验等课程,编制现场教学课件 27 个。
释放红色动能,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通过大力弘扬 XX 抗联精神,激励和感召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全力投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洪流。创新开展 “红色先锋工程”,依托 XXXX 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开设 “红色课堂”,举办各类培训班 137 期,培训党员干部 7700 余人次。将教育培训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全力打造朝阳乡 XX 抗联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民宿、采摘园、户外生态乐园、农家乐等新业态。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构建以红色文化旅游为龙头,蓝色矿泉疗养旅游、黑色火山地貌旅游、白色冰雪运动旅游、绿色乡村民俗旅游协同联动的 “五色旅游” 特色产品体系,开发多条旅游线路。
二、利用 XXXX 抗联遗址群开展红色教育的启示
坚持政治高站位是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保证。
中共沟渠市委把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 XX 抗联 XX 军史料征集、历史挖掘、文物管理、遗址修复以及 XXXX 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XXXX 抗联遗址群得到有效保护、有序开发、科学利用,特别是新建地标性文化建筑——XX 抗联博物馆 XX 分馆,让 XX 抗联精神得到更好传承弘扬,沟渠市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的有效途径。
结合机构改革,优化部门职能设置,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力量,形成了团结协作、合力共建的体制机制。探索引入多元化投入及市场化运作机制,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有效破解政府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难题,开创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新格局,为建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壮大红色教育培训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融合发展是深挖红色教育资源的关键所在。
沟渠市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一方面,积极探索 “党建+文化” 融合模式,大力实施 “红色先锋工程”,使 XX 抗联精神在党员干部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发扬,汇聚成全市上下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不断推动 “文化+旅游” 融合发展,全力打造 XX 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品牌,凝聚起助力 XX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