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党建推动城市治理推进会上的发言5篇
发言材料一:
沟渠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的“动力引擎”,不断建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载体、提升保障水平,努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近邻党建在沟渠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上下联动。
制定出台《沟渠县近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若干意见》,聚焦要点重点难点,突出抓组织覆盖、抓责任落实、抓短板弱项,健全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完善组织架构,依托沟渠县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把社区“党建网”和综治、创城、疫情防控等各类“治理网”有机融合,构建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一小区(网格)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四级组织架构,并积极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上,建成社区大党委*个、小区(网格)党支部*个,设置网格责任区*个。二是完善包联机制,持续推进*名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社区(城中村)、治理重点小区,*个县直单位与社区(城中村)共建。实行街道(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包社区总网格,常态化下沉社区开展帮扶指导,在网格责任区配置专职网格员*余人,全面掌握社情民意。三是聚然短板弱项,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创建“无疫小区”、城郊村环境治理等基层治理短板作为县乡两级党委书记领办项目,并积极引导街道、社区通过支部领办公司、村办企业的方式,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模式从“行政管理”向“公益服务”转变。2021年以来,全县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个,*个老旧小区改造正在稳步推进,总计资金投入约*元;完成*个无疫小区(村)、无疫商圈验收;推动部分城郊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公司,实现资产资源盘活、产业转型升级。
二、聚焦全域提质,探索分类治理。
针对老城区板块复杂、治理难度大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城市各领域党组织活动方式由封闭向开放、由单边向多边发展,打造党建““同心圆”。一是强化多方共建。以党建引领“近邻志愿同盟”为抓手,通过“党支部发起-志愿同盟响应--志愿队伍帮扶”模式,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支,凝聚*多名在职党员、志愿者、居民到社区“双报到”,常态化开展社区治安、矛盾纠纷调解、课后辅导等志愿服务,“有事找找志愿者、无事做做志愿者”成为该社区治理的“金字招牌”。二是打造新兴商圈。探索打造“组织共建、资源共用、队伍共管、事务共商”为主要内容的商圈党建品牌,设立商圈近邻党建党群服务中心。吸纳*个县直有关单位作为委员单位,整合各类场所*个,打造集人才招聘、宣传推广、诉求自助受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便民助企服务阵地,辐射城市综合体,推动区域共治。统一制定商圈近邻活动规划,每年整合非公企业党建活动经费、商圈企业关爱妇女儿童基金、关爱职工各类活动资金*元,设立商圈党委微基金,统筹组织慰问、学习等活动,推动商圈和谐健康稳定发展。三是领办红色物业。以“提高社区管理效率、提升小区治理效能、提增居民服务效益”为目标,列支专项补助资金*元,开展社区、城郊村党组织领办“好厝边”物业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推行领办模式的组织架构,社区党组织领办,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中心具体实施;推行“四有”服务标准(环境保洁有人做、绿化植被有人养、车辆秩序有人管、居民诉求有人应)和快速响应机制。
三、夯实要素保障,建强城市治理。
坚持党建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同步的工作理念,持续推动人才聚向一线、资源投向一线、经费落到一线。一是建强“头雁”队伍。把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街道(乡镇)党委书记考核内容,出台“一肩挑”社区主干管理考核办法,推行“一年双考”考评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一肩挑”社区主干适岗能力评估工作,对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办的*个城市党建项目进行持续有效的跟踪,及时调整不胜任的社区党支部书记*人。二是建强服务阵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社区“一站式”服务,县委每年列支*元红色阵地建设经费,持续完善更新*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个功能完善的“红色驿站”,在重点社区、商圈、楼宇设置e自助终端机*台,提供自助便民服务*项,进一步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三是落实资金保障。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社区主干、副职、两委成员月工资可分别达到*不等,其中,年度考核优秀、合格的可分别发放 *倍月工资的绩效奖金,预计县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投入达 *元,让社区干部看到了职业前景。同时,建立健全小区党支部、国企离退休支部活动经费、小区党支部书记和离退休支部书记补贴等党建经费奖补机制,每年发放有关补助*元,小区党员参与主动性得到进一步调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