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败亡,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

          作者:事业无忧   文章来自天涯

           很多人建议孩子从小就阅读名著,这固然是好事情,但是少有阅历的孩子读名著也多是读得热闹、崇拜得简单、恨得浅薄,若能在成年之后重新拾起曾经读过的那些名著,我相信岁月的积淀一定会让阅读有更多、面目一新的收获。

诸葛亮,在中国耳熟能详,小说、民间传说、影视作品,更是将诸葛亮“神化”了,孩童时代的我是多么崇拜那神一般的诸葛亮啊!等过了不惑之年,认真阅读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吕思勉的《三国史话》、陈寿的《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之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曾经的“神”已经幻灭,眼前的只是一位普通的历史人物,有他的智慧,也有他的缺点,甚至因为他的缺点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历史悲剧。

我不是学历史的,我学的是物理,我认为: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要的不是纠结史书、小说中的情节和事件的真实性,而应当从众多的事件中找出其必然的逻辑联系。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毕竟历史有太多无法记载的内容,后人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去描述、修饰、改写已经成为历史的人物和事件,即便是事件经历者,也很难客观、全面地讲述事件和评价人物,更何况是后人呢?但庆幸的是,再华丽的描述、修饰和改写也改变不了事件的基本逻辑,在这些逻辑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或许更加真实可信。

下面,就简单地剖析下诸葛亮,看看这个“神”一般的存在,是怎样走下了“神坛”,重返人间的!

《三国志》中是这样叙述诸葛亮的身世:“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

显然,诸葛亮的家庭属于士人阶层,简单点说,士人阶层在当时是以做官为目的的阶层。因而处于这个阶层的人对所谓天下大势基本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鲁肃当年给孙权的东吴版隆中对,如果抛开出发点来看,其实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极其相似的。这说明,持有类似认识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两个,只是诸葛亮和鲁肃有机会完整地表达出来并得到执行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讲,隆中对与MBA课程一样,会讲的人很多,而教课的老师却不一定能实际管理好企业。这一点,在诸葛亮后来管理蜀国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后面慢慢讲。

至于诸葛亮为何投奔刘备,众所周知,那是因为诸葛亮认为刘备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概括一下就是“四有”:有出身,有名望,有队伍,有理想!其实诸葛亮还看重刘备的“三无”: 无谋士,无地盘,无战略!因为刘备的“三无”正式诸葛亮可以去补充的。要知道,有的因素是先天的,有的因素是后天,有的因素需要时间的积累,有的因素可以通过努力快速达成。相比之下,曹操的父亲是常侍曹腾的养子:出身不好,“挟天子以令诸侯”:名声不好,当时属于,是“汉贼”,这些劣势是无法改变的,而自恃甚高的诸葛亮,怎么可能给出身不好、名声不好的曹操效力呢?况且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与贾诩、郭嘉、程昱这样牛逼的谋士在一起,真的很难出头。虽然孙权仅仅是出身不如刘备,但那边有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更重要的是有像周瑜这样的人物,让诸葛亮辅佐孙权,也肯定有心理障碍。而刘表、刘璋,虽然有出身,但却没有理想,周星驰有句名言:“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诸葛亮不想跟着咸鱼混。所以说,刘备对诸葛亮而言是最佳的选择,无论是因为刘备缺少得力的谋士,还是刘备在“三顾茅庐”时表现出来的敬意,都说明刘备必然会很看重诸葛亮,而诸葛亮的隆中则形成了刘备的战略思想。就是说,诸葛亮可以帮助刘备解决的“三无”问题!可惜的是,刘备既得了卧龙诸葛亮,后来也得了凤雏庞统,依旧没能得天下。看来,真正的管理人才必须从实践中来,理论上的高手往往在实战中的成绩不好看。

诸葛亮的出身不错,自身能力也确实不错,还“容貌甚伟”,对当前局势有相当的认识,因而养成自命不凡、清高、孤傲的性格就很正常了(正如《三国志》的描述“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而这样的人,如果有点真本事并做成了点可以说道的事情,那么就会更加固执己见,难以容得他人的不同意见。清高、孤傲有本事的人,一般做事多少有“洁癖”:要么不做事情,要做就会尽力做到极致,不容有一点差错,而这种极致,是不可能通过信任他人、授权他人来完成的,他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因而只有“事必躬亲”。要知道,如果一个人“事必躬亲”,那么几乎就可以断定此人难有大的作为,小事都不能放手,大事还有精力做吗?并且,因为“事必躬亲”,导致愿意与其共事的人,大多水平有限、唯唯诺诺。事实上,诸葛亮的一生,基本就是这样的。

《三国演义》和史书中都能找到不少事例可以证明诸葛亮的清高、孤傲,很多桥段说的人太多了,这里只举一个在刘备访诸葛亮的过程中发生的小插曲:刘备二访诸葛亮不遇,给诸葛亮留下一封信后准备返回,巧遇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骑着驴带一小童冒风雪而来,“玄德曰;‘曾见令婿否?’承彦曰:‘便是老夫也来看他。’”言语中,黄承彦虽喜爱女婿的才气,但对其作派实在也是无可奈何。诸葛亮对求他出山相助的刘备端端架子也就罢了,原来平日里对待自己的岳父也是此种态度,清高得有点过分了。

《三国演义》里,给诸葛亮创作了不少战例: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道、空城计等等,但是史学家证明这些都不是诸葛亮所为。其中,值得一说的是,《三国演义》第七回,就描写了孙坚战黄祖时用船“借箭”十数万的战例,应该就是小说中“草船借箭”的原型了。如此一来,诸葛亮能拿得出手的战例还有什么?

说到隆中对战略的执行上,表面上看似乎执行不错,只是意外颇多,但实际上,这些意外大多是诸葛亮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性格上的缺点导致的,蜀国最后的败亡,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 对关羽之死和荆州之失负主要责任

按隆中对的设计,益州和荆州互为犄角,缺一不可。刘备入川时的安排是“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这个安排是非常妥帖的,也足以证明对荆州的重视程度。但是,当庞统在西川意外身亡后,刘备招诸葛亮入川,诸葛亮却将张飞、赵云一并带走,留给关羽的只有“文官马良、伊籍、向朗、麋竺,武将麋芳、廖化、关平、周仓一班儿”,看似人多,但无一人能担负辅佐关羽的重任,更无一人可以独当一面。荆州的人员配备上严重不足,这直接造成了后来关羽攻樊城时,顾前不顾后的困局,才让吕蒙趁机“白衣渡江”,不但失了荆州,而且让关羽丢了性命。

难道是诸葛亮不明白荆州的重要性吗?如果不知道,恐怕提不出隆中对。因而,诸葛亮是很清楚的,荆州很重要,但是他为什么要让关羽独守荆州?小说里没讲,史书里没讲,易中天也没讲。其实,道理很简单:诸葛亮不待见关羽,想看到关羽遭受适当的挫败!

关羽“刚而自矜”,诸葛亮又是个清高孤傲的人,当年刘备得了诸葛亮,“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在刘备的解释下,“关、张见说,不言而退”。毕竟诸葛亮和刘关张三人不同,刘关张三人是股东,诸葛亮是职业经理人,情感上的隔膜是不容否认的。再加上诸葛亮和关羽都是那种自视甚高的人(只因听说马超武艺过人,关羽就想入川与马超比武),那么两人能惺惺相惜的可能性就太小了。但应该来说关羽还是比较尊敬诸葛亮的,从关羽向众人展示诸葛亮赞美他的书信一事可见一斑。但以诸葛亮“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恐怕是不怎么待见关羽的。于是,借口庞统之死、刘备召自己入川,将张飞和赵云一并带走,而将荆州留给关羽一个人。要知道,荆州直接面临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且无险可守,纵使关羽盖世英雄,也双拳难敌四手,没有得力的帮手,丢命、丢荆州都是可以预见的。

有人会说,诸葛亮如果和关羽的关系不好,也不会写信赞美关羽了。这里先看看这封信的内容:“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唯冀明照。”诸葛亮很清楚荆州的重要性,他更清楚荆州不可一日无关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好好敲打下关羽的骄傲思想,反而继续给关羽灌迷汤,难道诸葛亮不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吗?再者说了,既然荆州不可一日无关羽,那么万一关羽有个日常闪失呢?俗话说“饱带干粮,暖带衣裳”,重要文件还讲究备份呢,为何这么重要的荆州,这么重要的关羽,却不考虑助手和后备方案?这是常识啊!从刘备开始的人员安排方案与诸葛亮带人入川后的人员安排方案相比,差距是巨大的,因此我估计刘备和诸葛亮在方案上有过不同意见,但是在诸葛亮坚持下并虚夸关羽的能力后,刘备也就没有坚持。诸葛亮是希望看到关羽遭受适当的挫败,但是没想到这个失败太大了,不但直接丢了荆州,还搭上了关羽的性命,这出乎了诸葛亮的设想。

有人会说,当时带张飞和赵云入川,是因为庞统意外身亡,而刘备在西川战事吃紧,诸葛亮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刘备入川后即发生了“赵云截江夺阿斗”,此事件基本宣告了孙刘联盟的破裂;从诸葛亮入川到关羽进攻樊城,中间间隔了5-6年,这期间关羽还有一次涉险的“单刀赴会”。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但对实际已经破裂的孙刘联盟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自己入川后5-6年都无视荆州在人员配置方面的巨大缺陷,这已经不能用西川战事吃紧来解释了。不幸的是,这一缺陷,被吕蒙和陆逊抓住了,而且结果是致命的。

也有人会说,也可能是关羽要求诸葛亮将张飞和赵云等都带走,一个人留守荆州,因为关羽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胜任了。这种说法基本不可能。前面说了,刘备入川前已经做出了人员安排,当作为刘备身边军师的庞统身亡后,刘备只是请诸葛亮入川相助,而诸葛亮带走张飞和赵云,事实上已经全面推翻了刘备的人员安排。以关羽的性格,是不会违背刘备的安排的,更不会主动提出与刘备安排相悖的建议。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诸葛亮假托刘备的意思,最终达成自己的意图,这样关羽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其实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中,已经说得很委婉了,并且诸葛亮临走前,关羽心里是没有把握的,但没把握也得撑住—--这是关羽的性格。

有一点是必须说明的,那就是关羽是必须留在荆州的,主要原因是只有关羽会带水军,这也是有人质疑为啥不单独留张飞或赵云的答案。只是这种质疑忽略了在孙刘联盟破裂、诸葛亮入川后,荆州在人员配备长期严重不足的事实。自此,荆州自保都成问题,如何能与益州互为犄角?

所以说,关羽之死、荆州之失,主要责任在诸葛亮是不容置疑的。

说到这里,肯定少不了人要说了:这只是一个单独事件,并不能说明诸葛亮就是不待见关羽。但是想举出其他事件为佐证也太容易了。一个就是流传甚广的“诸葛亮三气周瑜”以及“徐庶进曹营”。有的专家认为“诸葛亮三气周瑜”是虚构的,理由是:以周瑜的软硬件条件,周瑜怎么可能生诸葛亮的气?但是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诸葛亮自认为气到周瑜了!所以,我倒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其实“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个故事说来说去也只能证明诸葛亮心胸狭窄、不顾大局。在刘备拼命想拉孙权下水共同抗击曹操的危急时刻,诸葛亮还念念不忘在孙权的大都督周瑜面前显摆,至于吗?这是能促进双方团结友爱的大局呢,还是在耍小聪明而可能坏大事?这种只顾耍性子、不顾大局的作派和对待关羽的方式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另外,“徐庶进曹营”也间接地说明了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首先,徐庶跟诸葛亮是好朋友,其次,徐庶是真心想帮刘备。只因为徐庶是个大孝子,当他母亲被曹操“请”过去后,被逼无奈只好投了曹操。徐庶在告别刘备后又折返,这时候才告诉刘备,让刘备去找诸葛亮,显然是经过思想斗争了再斗争之后的决定,为什么要思想斗争?因为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很清楚诸葛亮的性格和为人,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吧,诸葛亮肯定难容比他强的人,不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吧,刘备身边连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纠结的徐庶,在最后的当口,两害相权,还是决定折返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然而,当徐庶在曹操那边见了母亲,他母亲将徐庶痛骂一顿后自缢身亡了。按说曹操是徐庶的杀母仇人,没有了顾虑的徐庶为什么不离开仇人曹操而再次投奔刘备?为什么宁愿在仇人阵营里“终身不设一谋”,也不愿意跟诸葛亮在同一阵营里为母报仇?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徐庶很明白:诸葛亮根本就容不下自己!徐庶是个聪明人,宁愿一身本事付流水,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与诸葛亮为伍。

说起来也是奇怪,凤雏庞统在诸葛亮之后跟了刘备,还没建功立业就死了,死时三十六岁,法正帮刘备取了西川,也很快就死了,死时四十五岁。在《三国志》中,陈寿是将庞统与法正并列立的传。

           第二, 未能竭力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导致国力大损

关羽之死,荆州之失,是刘备发兵攻打东吴的主要原因。而这一战的失败导致了蜀国国力大损。

因为关羽的死,作为兄弟的张飞,脾气更加暴躁,出征前被末将范疆、张达所害,还携张飞的头颅投了东吴。这让刘备征伐东吴的决心更加坚定。

刘备欲起兵伐吴,赵云就面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学士秦宓面谏:“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诸葛亮为了救秦宓而上了一表劝刘备放弃伐吴,“苦谏数次”后再次率百官在校场谏阻。为什么刘备听不进去?当诸葛亮送刘备大军出征后,回到了成都,诸葛亮才对众人说:“法孝直若在,必能止主上东行也。”为什么诸葛亮就知道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就可以说服刘备?是刘备更加信任法正,还是诸葛亮也认为法正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呢?按说诸葛亮的资历和威望要胜过法正,并且以诸葛亮的性格是不可能承认有人强过自己?但为何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却只敢“苦谏”,而不是就给关羽报仇提出更好的方案?要知道,诸葛亮不仅是丞相,更是军师将军,劝阻刘备并出谋划策他责无旁贷!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哪是因为诸葛亮很清楚:因为在荆州人员配置上最后依了诸葛亮的方案,而不是刘备之前确定的方案,因而造成的荆州之失、关羽之死,刘备心中有怨,诸葛亮心中有愧。在刘备心中对诸葛亮的怨恨消除之前,诸葛亮关于荆州和关羽的任何建议,刘备是听不进去的。在事关国家大事的关口,诸葛亮必须尽全力劝阻刘备,哪怕放下自己所谓的面子。如果诸葛亮能诚恳地向刘备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谋划更合适的报仇方案,刘备怎么可能听不进去呢?毕竟从关羽身亡到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中间隔了两年时间,毕竟刘备非常清楚兴复汉室比给关羽报仇更重要。在这两年里,诸葛亮除了上表和苦谏之外,还做了什么呢?还有什么事情比阻止刘备此次伐吴更重要的呢?

此次刘备伐吴,《三国演义》中说起兵七十五万,川将数百员,这个数字,应该是将后勤人员一并算入的,否则涉及的人数更为庞大。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后来刘禅投降邓艾时所交的户籍簿中,整个蜀国只有“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两者一对比,就应该很清楚这一战所动用的人力物力之巨了。这一战的重要性,难道诸葛亮不清楚吗?既然清楚,为何不竭力阻止?为何在未能阻止的情况下不采取措施以确保此次战役顺利完成?

伐吴之初,老将黄忠中埋伏而死,年七十五岁。若按《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算,五已去其三,若按史实的“四虎上将”算(赵云不在其列),四已去其三,可独挡一面的战将仅存马超、赵云和魏延。而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但将蜀国的军事家底几乎败光,而且还搭上了刘备的性命。战将折损、国力大损是后来历年伐魏均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

刘备白帝城托孤,估计也是因为深感无力回天,忧病而亡。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没有选择,也只有托孤于诸葛亮,在老班底里,也只有诸葛亮可以托付了,毕竟他是蜀国既定战略的制定者、执行者,并且忠心无二、做事认真。

诸葛亮心里很明白,刘关张的死自己有责任,夷陵之战的惨败自己也有责任,在愧疚的心态下接受了刘备的托孤重任。这种愧疚一直如同山一样压在诸葛亮的心头,他只有殚精竭虑、事无巨细地治理蜀国,并且不断伐魏用以表明心迹、以减轻内心愧疚。但是,这种愧疚终究还是将诸葛亮压垮了,六出祁山,星落五丈原。

            第三,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并无长远规划。

陈寿的《三国志》对诸葛亮治理的蜀国大加赞赏,但是却无法掩盖诸葛亮在管理国家中的致命缺陷。

《三国志》中提到:“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说到诸葛亮治国“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其实并不尽然。《三国志》中曾提到法正“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告诉了诸葛亮,建议诸葛亮报告给刘备进行约束,但诸葛亮却以法正辅佐刘备立了大功而不做处理,还反问:“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三国志》亦点评法正:“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著称也。”可见诸葛亮施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

蜀国遭受夷陵之败,国力受到了巨大冲击,并且折损了关羽、张飞、黄忠三元大将,如何尽快恢复国力、如何挖掘并培养人才应是重中之重,可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却让他自己“事无巨细”、“皆专之”。没有充分的信任和授权,没有建立良好的制度去管理国家,仅凭一己之力想扭转乾坤,即使达到了《三国志》中所描述的状况,也不过是人治而已,人在治在,人亡治消。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人治之下,只有办事人员,没有才能之士,因为凡有才能者必有个性,但是在诸葛亮的治下,是不可能允许个性存在的。他需要的,仅仅是执行,而且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试想,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培养人才吗,不但有才能的人不愿意受过多的制约和唯唯诺诺,而且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被消磨殆尽。试想,一个对上级唯唯诺诺的执行者,他有能力、有习惯去质疑甚至改进他所接到的指令、任务吗?后果之一,就是在诸葛亮伐魏不再朝中的时候,朝中基本上处于空转的状态,造成宦官传播流言、搬弄是非,数次生事而朝中几乎无人阻止,而诸葛亮能做的仅仅是将生事的宦官处理掉而未能加以制度上的约束。

刘备死后两年,诸葛亮平定南方,再两年上出师表进驻汉中,第二年即发动第一次北伐。从时间的概算上看,诸葛亮仅仅是在准备物资,而非恢复、储备国力,更非等待机会了。其后几次北伐几乎是连年发动,说诸葛亮“穷兵黩武”,还是有一定事实基础的。其实这是与隆中对相违背的,隆中对中的策略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其中的“天下有变”指的是合适出兵的机会,而诸葛亮在已失荆州的前提下,连年出兵,是他忘了之前的战略规划吗?显然不是,是因为诸葛亮急于摆脱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不仅严以律己“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更是急于求战,根本不顾发动战争的时机,以致连连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有人说了,诸葛亮并不是没有培养人才,前有马谡,后有姜维啊!没错,这是事实,但是就在管理国家无长远规划,特别是人才培养机制的缺失上,诸葛亮是难辞其咎。因为没有一套成熟的用人机制,在诸葛亮去世时,手下居然要一一问明一代一代的继任者,问题是,所谓的继任者,做到极致也不过是守成而已,但是唯唯诺诺的办事员,没有自己头脑的执行者,连对错、方向都不能明辨的应声虫,哪里有能力真正做好继任?

治国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国力储备,没有人才储备,连年征战,蜀国的人民幸福吗?

            第四,诸葛亮用人存在重大问题。

前面提到,关羽失荆州,原因是诸葛亮不待见关羽,因为关羽做事的风格可能不让诸葛亮满意。或者说,只要与诸葛亮的想法不同的人,诸葛亮都不会喜欢,诸葛亮只需要执行者,不需要有头脑的属下。

第一次伐魏,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显然,这出乎诸葛亮的意料。更重要的是魏延是在公开场合献策,而不是私下商讨,更不是诸葛亮主动询问,那么以诸葛亮的性格,不采纳是正常的。但是要知道,第一次伐魏属于出其不意,打的就是魏国的防备不充分。况且魏延在夷陵之战时就镇守汉中,对汉中周边的情况应十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按说有相当的胜算,而且魏延的要求并不高,“愿得五千精兵”。诸葛亮拒绝的理由十分牵强:“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唯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诸葛亮究竟是已有万全之计呢,还是魏延当众献良策伤了他的面子?反观由诸葛亮主导的六次伐魏,哪一次是万全的呢?易中天解释说诸葛亮认为魏延的想法太过简单了,但退一万步说,即便是魏延的想法简单了,但这五千精兵仅仅作为主力的策应用来牵制魏军也是相当不错的。诸葛亮为何在没有与魏延进一步商讨之前就武断地否定呢?毕竟魏延在镇守汉中长达五年以上啊!或许是魏延太有自己的想法了,并且当众伤了他的面子,诸葛亮才不喜欢他,而这种对他人的好恶肯定在日常多少有所表露,作为诸葛亮身边的长史杨仪怎么可能不明白?这就为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互指谋反、内斗埋下了导火索。

后来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使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这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一致的。这说明,连诸葛亮最忌惮的敌人----司马懿认可了魏延的方案,也认可了魏延的军事才能。可诸葛亮却扼杀了魏延的才能,也失去了多么难得的机会。

在马谡的使用上,同样暴露出诸葛亮用人的问题。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诸葛亮很喜欢。平定孟获时,马谡的意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诸葛亮也一直将马谡带在身边,马谡也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但是马谡并没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验。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竟然用马谡为主将去守街亭要地,并且诱导马谡立下军令状,这也太不合适了。守街亭只要稳、谨慎,让王平为主将,马谡辅之岂不更好?究竟是马谡太轻敌,还是诸葛亮识人不足、用人不当?丢了街亭,马谡被斩得太冤了,这事儿要是放在曹操身上,估计曹操会将失败的责任一概揽下。对一名已经体会到自身缺陷的人才,诸葛亮非但不去保护、教导,反而将整个战役的失败归罪到他的头上,并把他杀了,试问今后还有谁肯献策、卖命?战争的经验本身就都是血的教训,况且蜀国人才凋零,要知道,北伐之初,仅存的“四虎上将”马超也去世了,蜀国急需有实战经验、特别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马谡难道不就是这样一个好苗子吗?可惜被诸葛亮扼杀了。杀了马谡,诸葛亮得到了执法如山的名声。

剩下一个姜维,直到诸葛亮死,都没有让他在实战中好好锻练,没有培养与之相配合的副手,更没有批量培养、量才适用的想法,以至于后来姜维屡屡伐魏也均无建树。

身为丞相,在内政都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连年征战而无果,不但国内人民的生活堪忧,而且带了很坏的头。后来的姜维也是有样学样,连年征战而无果,以至于后来吴使薛珝自蜀中归吴后评价蜀国:“近日中常侍黄皓用事,公卿多阿附之,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倾也。”任用没有主见的人,所以他死后,朝堂之上怎么会有直言?经年征战,百姓怎么会幸福,怎么没有怨言?夷陵之战,蜀国尚可动员七十五万军队,而到了刘禅投降的时候,整个蜀国也只有九十四万人。可以想见,所谓的人治,不过是严刑峻法之下的屈服而已。以至于后来邓艾出奇兵绕开关口攻进蜀国,汉军望风而降,估计当时的蜀国人盼望魏军跟盼望解放军一样。即便是刘禅,也是赶紧让谯周作降书赶到雒城投降,国家已经离心离德如斯,让人叹息。刘禅当时的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刘禅这个人,从小说和史书中,并看不出有任何弱智倾向,反而从种种细节上可以看出刘禅是个极聪明、平和的人。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么以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导致他“用人也疑,疑人不用”,手下人要么窝火,要么窝囊。以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被流言所诬时,竟然只有蒋琬一人质疑流言,因而诸葛亮还是被刘禅召回,使得第四次北伐夭折。诸葛亮回成都,虽然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但对直言的蒋琬不但不予感谢、鼓励和褒奖,而且“深责蒋琬、费祎等不能觉察奸邪,规谏天子”,二人只有“唯唯服罪”。这与后来“入朝不闻直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任小说和史书将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但是他的能力是由身边和身后人的能力来证明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诸葛亮很“熊”,相比之下曹操则是真正的英豪,即便是刘备和孙权也很不错。能接纳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能放手锻炼新人,能勇于承认自身不足,能积极反思总结,善于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等等,在这些方面,都是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第五,诸葛亮做事,不是谨慎,而是自负

单独把这个方面拿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前面讲过了,诸葛亮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做事有“洁癖”,事必躬亲是针对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比如内政等等,但是这种特点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则变成了弱点。或许,这正是《三国志》中给诸葛亮的评价:“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原因。

很少有人提到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败原因,实在太低级了:司马懿早就料到诸葛亮欲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而举荐郝昭在陈仓道口筑城把守,城中只有三千守军。诸葛亮出兵之前,竟然没有做任何侦查,直接出兵陈仓道,到了跟前才发现魏军已经筑城把守,无奈之下强攻陈仓城,“二十余日,无计可破”,随后魏军后援赶到,诸葛亮粮尽而退兵。按说修筑陈仓城不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可是诸葛亮竟然在出兵之前未做最基本的侦查!所以说,那些认为诸葛亮做事谨慎的人,可以洗洗睡了,事实上,诸葛亮并非谨慎,而是自负,自以为关起门来可以料定天下事,却不曾想世事皆变化,不但隆中对的执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哪怕是一次战役,不去做好侦查工作也是致命的。类似的例子不少,只不过很多被掩饰过去了。

民间总是传说诸葛亮如何如何戏弄司马懿,可实际情况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研究深入,诸葛亮屡屡败于司马懿之手,而诸葛亮对司马懿的认识仅限于“司马懿深有谋略”。《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诸葛亮不把心思用在研究敌人、研究战况、,而是“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与处理内政时的“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一样,这样的主帅,怎么可能制定出料敌制胜的作战方案?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功,客观地分析,每次失败都是必然的、很正常的。

谨慎和自负是根本不同的,谨慎建立在尽可能全面了解事物的基础上,而自负是建立在自认为无所不能的基础上。基础不同,结果也不同,最重要的是,出现失误后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或许有人会用诸葛亮的名声为诸葛亮的政绩做背书,但是,《三国志》中写诸葛亮儿子诸葛瞻的一句话,能提醒点什么:“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很多时候,民间的美誉与事实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反,历史上是这样,在当今社会中类似的事情也比比皆是。所以,所谓的民间名声当闲话扯扯可以,不可当真。

谈这么多,只是想让一个被神化的历史人物回归一点他本来的面貌,虽然我们无法穿越回去确认解读的正确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神化历史人物并不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就历史事件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的缺点和失误,与客观地分析他的优点和功绩一样重要。以史为鉴方能知兴衰,以人为鉴才能明得失,从一位虚假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能收获什么呢?造神运动历史上有,现在也有,难道非得用神化人物的方式树立榜样吗?我认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比一个虚假的神人更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THE END
打赏
海报
蜀国败亡,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
          作者:事业无忧   文章来自天涯            很多人建议孩子从小就阅读名著,这固然是好事情,但是少有阅历的孩子读名著也多是读得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