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全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 抓创新,活机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一是聚焦组织体系,提升堡垒向心力。全乡优化设置网格 31 个,微网格 231 个。在网格上建立党小组 63 个,构建起 “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 的组织体系,党员率先垂范、承诺践诺,以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二是聚焦教育管理,提升组织战斗力。全面实施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目标承诺,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对 “两委” 主干开展分析评价,对 “两委” 干部进行跟踪评估,调整充实后备干部 60 人,提高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质量。三是聚焦壮大经济,提升乡村发展力。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2023 年 XX 乡 11 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20 万元以上,其中 XX、XX 达到 100 万元以上。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棚产业,由村委统一流转土地,联合村民、公司共同投资,通过 “集体+个户+公司” 经营、服务创收的双轨经营发展模式,形成看得见、效益好、可持续的村集体产业。截至当前,建设的 169 座大棚中,40 座大棚为村集体产业。村委通过向农户、公司经营的大棚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性服务及技术,按棚内面积每亩每年收取管理费 1500 元,实现服务创收。四是聚焦三治融合,提升治理凝聚力。全面开展 “星级文明户” 创建,现已评定星级文明户 3680 户,其中十星级 587 户。全方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15 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32 起,实现了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五是聚焦以案促治,提升示范带动力。以深化 “三个一批” 治理,加强基层监督为契机,对 “以案促治” 村 XX 村开展全面整治。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资 1300 余万元,规划建设日光温室大棚 11 座,新打深水机井 7 眼,铺设柏油路 520 米、田间路 3600 余米,修架机耕桥 1 座,新植补栽树木 463 棵、花草 7186 平米,白化墙面 4.6 万平米,铺设水管 230 米,修整排水管网 1600 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 109 盏。通过系列举措,真正实现由 “乱” 到 “治”,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 调结构,促发展,全力推动经济转型。
一是农牧业健康发展。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乡辣椒种植面积达到 15374.96 亩,高粱 216 亩,小麦 600 亩。全面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3426.03 亩,实现一地双收益。全乡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养殖场 (户)520 家,规模以上 38 家。生猪存栏 5533 头,羊 8682 只,鸡 121940 只,牛 2563 头。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产地检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引进山东寿光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管理技术和种植经验,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 “五统一” 运营模式,建设日光温室大棚 169 座,全力打造现代农业设施日光温室大棚产业示范园。建成运营的大棚以种植五彩椒、油豆角、丝瓜、牛角辣椒、叶菜等为主,先期种植油豆角的 25 座大棚,已产销油豆角 38 万余斤,收入 120 余万元。三是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新打机井 49 座,在 XX 等村建设高标准农田 7464.97 亩。在辣椒种植关键环节探索综合托管模式,以工厂化育苗为牵引,全面开展耕翻、铺膜、病虫害统防统治、田间管理等服务。四是探索现代化公司运营体系。20 个村注册成立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劳务服务公司、养殖公司 40 余个,以公司化运营方式开展融资、管理、筹劳、分红等事项,促进集体产业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
(三) 强项目,惠民生,稳步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截至当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545 万元,XX 等项目稳步推进。引进 XX 项目,生产管材类产品,从事管材项目投资运营,拟投资两期,一期投资 5300 万元,二期投资 3700 万元,总投资额 9000 万元。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75 万元实施 XX 等 4 村道路修缮项目,共修建乡村道路 7800 平米。投资 13 万元在 XX 安装路灯 120 盏。乡道 XX 等 “四好” 公路升级改造稳步推进。三是严抓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148 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检查 60 次,班子成员带队检查 88 次,排查整改一般隐患 126 条。全面推行 “零事故”APP, 实现安全排查整改系统化运行。四是社会保障趋于完善。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动态做好监测对象 13 户 39 人帮扶工作,新增小额信贷 90 万元 18 户,新增享受雨露计划 21 人。与 4 家企业续签资金入股协议,每年资产收益分红 14.32 万元,105 户户均增收近 1400 元。新纳入农村低保 10 户 15 人,特困人口 6 户 6 人,残疾人生活补贴 5 人,护理补贴 24 人。发放养老金 339 人,办理养老金一次性支付 12 人,丧葬抚恤金 3 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品牌不强;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不够均衡,少部分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能力较弱,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把村干部培训作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常规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村 “两委” 干部思想教育和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村 “两委” 班子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深化作风建设,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加快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 加快经济发展进程。
围绕从产能落后的工业园区转化为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这条主线,打造现代设施农业日光温室大棚产业示范园。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重做好农作物防灾减灾工作,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经济项目规模,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结合地域产业特色,在 XX 村交界处规划土地 50 亩,投资 5000 万元建设农业综合产业园。实行干部包联重点项目机制,确保项目落地开花。
(三)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动态排查监测预警户、边缘户、重点户和各类特殊人群,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安全形势根本好转。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把群众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