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程随想,作者阐述了成功学的危害,那些陷入其中的人们醒醒吧》

原文链接:http://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5/06/The-Mythical-Theories-of-Success.html

一、成功学的危害——单一化“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在聊“谬误”之前,先聊聊“危害性”。

如果你经常看俺的博文,应该意识到俺是极力鼓吹“多元化”而反对“一元化”(比如下面这篇,就是批判“一元化”的)。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多元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如果某个社会中,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是多样化的,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活力的,也是健壮的;反之,如果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非常单一化,那么这个社会是僵化的,也是脆弱的(容易崩溃)。
如果你想不通这个道理,可以联想一下生态圈的例子。生态圈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现在来看看咱们的天朝,“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是如此之盛行。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具体的原因分析,可以另写一篇)。在拜金主义泛滥的过程中,成功学虽然【不是】泛滥的根源,但是成功学是泛滥的“催化剂”——很多人受到“成功学”的影响,把“名/利”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于是就导致拜金主义的进一步泛滥。
为了避免误解,俺重申一下:
俺并不反对某些人追求“名/利”。比如商人追求经济利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整个社会中绝大部分人都在拜金,那这个社会就有大问题了。
二、成功学的谬误——对“速成”和“捷径”的幻想
非常多的成功学资料都在鼓吹“速成”和“捷径”——这几乎是成功学的主要卖点。所以俺首先来批一下这个谬误。
为了避免歧义,先界定术语:
本章节所说的“速成”指的是:快速形成某种能力或技能(内在的)。
本章节所说的“捷径”指的是:快速做成某个有价值的事情(外在的)。

◇“速成”的谬误
假设某个【高价值】的技能/能力存在“速成”的方法,那么假以时日,这个方法必定流传开来,并被足够多的人掌握。按照经济学规律(物以稀为贵),一旦足够多的人具备,那么该技能/能力就不可能是高价值的。
所以,成功学所鼓吹的“速成方法”,要么方法本身是假的,要么方法对应的技能是低价值的。
俺博客的读者中,有不少是程序员。就以“编程”来举例:
曾几何时,书店中充斥着一些很唬人的编程入门书。比如《21天精通C++》,比如《24小时精通SQL》。这些都是典型的用“速成”来忽悠。这类书籍显然不靠谱!
为了增加俺观点的说服力,转一篇大牛(Peter Norvig)写的文章——《十年学会编程》。这篇的全文参见《每周转载:IT 大牛谈编程语言(网文3篇)》。在文章的开头部分,Peter Norvig 就分析了——为啥编程是无法速成的?
如果你是程序员,不妨想想看:连身为 Google 研究总监的 Peter Norvig,都说要“十年”,你以为你比他更牛逼吗?
◇“捷径”的谬误
成功学所谓的“捷径”,无非两种:“真捷径”和“假捷径”。
“假捷径”自然无需多说,咱们来聊聊“真捷径”。
一年半前,俺写过一篇《为啥急功近利反而赚不到钱——给拜金主义者的忠告》。在这篇博文中,俺强调了一个观点:人满为患的康庄大道反而变成羊肠小道;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反而变成康庄大道。
说得再通俗一点:
如果你知道某个捷径,通常意味着别人也知道。而捷径如果被足够多的人知道,将不再成为捷径。(除非你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竞争壁垒)
顺便说一下:
在那篇博文中,俺提到了一本知名的军事理论著作《战略论——间接路线》。虽然是军事著作,但其实这本书里面介绍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其它的很多领域(比如:政治、经济)。此书通篇都在批判“直接路线”。
点这里购买战略论:间接路线战略论:间接路线
(想看的同学,俺的网盘上有电子版)
三、成功学的谬误——对“复制”的幻想
除了“速成/捷径”,成功学另一个极具忽悠效果的宣传口号就是“可复制性”。
最赤裸裸鼓吹“复制”的,就是臭名昭著的唐骏——此人出了一本书叫做《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大多数成功学的资料,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整理成功人士的所谓“事迹”,其实就是在暗示——你可以复制(照搬)这些成功人士的做法。
但实际上捏,这是非常扯蛋的。原因如下:
1. 每个人具有的内在特质是不同的(性格、毅力、气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
2. 每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交圈子......)
3. 如果两个人出生于不同的时代,那么还要考虑时代背景的差异
由于上述这些差异,即使你非常熟悉某个成功人士的事迹,你依然无法复制其成功的案例。
举个例子:
假设现在有某个小青年,具备当年比尔·盖茨【所有的】内在特质(性格、毅力、气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你认为这个小青年能再现类似微软的辉煌吗?显然不可能!
为啥不能捏?因为时代不同了——当年微软的崛起,是因为正好赶上 PC(个人电脑)的浪潮。假如没有这样的“时代机遇”,盖茨或许也能创立一家赚钱的公司,但肯定无法像微软那么辉煌。
四、成功学的谬误——混淆“优秀”和“卓越”
几乎所有成功学的相关书籍/文章/资料,都没有区分这两者。实际上这两者完全不同。
◇定义
俺对“优秀”的定义是:在某个领域成为最好的 20% 就可以称为优秀了。
(为啥比例定为 20% 捏?此处借鉴了《二八原理》)
俺对“卓越”的定义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并且能载入史册。
(以程序员来举例:比如 Stallman、Linus 可以算是卓越的程序员)
◇差异
为啥说“优秀”和“卓越”完全不同?
要成为“优秀”,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的——大多数情况下,依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达成;
相反,要达成“卓越”是【非常难】的,具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必须的,但也是远远不够滴。除此之外,还需要依靠“运气”,或者叫“随机性”(本文后面会提到“随机性”的话题,到时候俺会解释这点)。
顺便说一下:
俺博客上曾经有一个系列《如何成为优秀开发人员》。从标题中可以看出,此系列聊的是“优秀”。而且在那个系列的开篇,俺特地强调了如下一段:
最后补充声明一下:
这里所说的优秀开发人员和开发大牛(西洋文叫做Guru)不是一回事,看完这个系列文章或许有助于你成为优秀开发人员,但并不能帮助你成为开发大牛。
为啥俺要特地强调——优秀开发人员和开发大牛的差异。这两者的差异也就是“优秀和卓越的差异”。“优秀”是“可求”的;而“卓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五、成功学的谬误——幸存者偏见
何为“幸存者偏见”(也叫“存活者偏见”),在上个月的博文《思维的误区:幸存者偏见》中已经详细介绍,此处不再重复唠叨。
(没看过那篇博文的同学,建议先看完那篇,然后再往下看)
如果你留意成功学的书籍或文章,你会发现——它们介绍的【绝大部分】案例,都是针对成功人士。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见”。
下面俺来说一下,“幸存者偏见”导致的谬误。
◇虚假的“充分条件”
很多成功学的资料,在汇总了一大批成功案例之后,会去总结这些成功案例的共性,然后大肆渲染这些共性的重要作用。如此一来,会让读者以为这些共性是成功的充分条件。
但其实捏?并非如此!
因为这些成功学的推销者【没有】去分析失败案例(有些成功学资料分析了失败案例,但是案例太少,不具有参考意义)。说不定某些失败案例的身上,也具有这些共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明这些共性不具有“充分性”(不构成“充分条件”)。
由此可见,只研究成功案例,得出来的结论是【毫无意义】的。
◇虚假的“必要条件”
和前一章节相对应的是——虚假的“必要条件”。
同样是基于“对成功案例的共性的归纳”,成功学的鼓吹者会号称某某共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样的论调,往往也是不靠谱的。
因为很多成功学的资料,只分析了【非常少】的成功案例(这里所说的“非常少”不是指绝对数量,而是指占总量的比例)。企图根据这么少的样本,来总结出“必要条件”,同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样本太少,很可能在某个未收集的成功案例中,正好存在【反例】。哪怕只有一个反例,就足以否决某某共性的“必要性”。
六、成功学的谬误——对“随机性”的忽视
前面俺介绍了“优秀”与“卓越”的差异——“随机性”对这两者的作用是迥然不同的。
几乎每一个达成“卓越”的成功人士,其成功的背后都有很多随机性的因素在起作用。以比尔·盖茨为例:
1.他就读的是西雅图著名的私立学校——“湖滨中学”(Lakeside School)。在他就读期间,那所学校开始配备微机(Teletype Model 33)。
那时候还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使是美国的贵族学校,配备微机的也很少。(家用 PC 根本就没有)就是因为这台微机,比尔·盖茨开始迷上编程。
2.同样是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认识保罗·艾伦。保罗·艾伦同样迷上编程,他俩成了好朋友。
(保罗·艾伦后来成了微软的联合创始人、第二大股东)。
3.他们两人中学毕业后,盖茨进了哈佛大学,艾伦进了华盛顿州立大学。本来天各一方,没机会再聚首。
但是艾伦读完大二退学,然后去了 Honeywell 工作,工作城市在波士顿,结果又跟盖茨碰上了。
4.艾伦怂恿盖茨退学。后来盖茨听从了艾伦的建议,也退学了。
然后两人合伙开公司。这时候正好赶上“Intel 发布 8080处理器”,PC 时代开始降临。
列位看官试想一下:
如果盖茨或艾伦,其中一人如果读了别的中学,他们就不会碰上。
如果湖滨中学没有买那台微机,盖茨与艾伦两人至少不会这么快就迷上编程(可能要等他们读大学)
如果艾伦没有退学,他跟盖茨就不会再次碰头。
如果艾伦退学之后没有去 Honeywell 而是去其它公司工作,他跟盖茨就不会再次碰头。
如果艾伦没有怂恿盖茨退学,盖茨可能不会那么早离开哈佛。
如果盖茨等到大学毕业再跟艾伦合伙开公司,很可能就错过后来跟 IBM 的合作。也就不会 DOS 操作系统。
从上述可以看出,微软的崛起,依赖于一连串的巧合。只要其中一个巧合不存在,就没有之后的微软霸业。
但是很多鼓吹“卓越”的成功学书籍/文章,往往忽略了随机性的影响。
顺便跑题一下:
刚才提到说:微软的崛起依赖于一系列巧合。但是即便没有微软,在 PC 浪潮之下,很可能会有另一个类似盖茨的人,创立另一家类似微软的公司,并成为 PC 操作系统的霸主。
简而言之就是——时势造就英雄。在人类历史上,鲜有“英雄造就时势”的,大部分都是“时势造就英雄”。
七、成功学的谬误——依赖于“伪心理学”
最后再来讲一下成功学领域中的“励志/心灵鸡汤”以及相关谬误。
很多“励志”文章或“心灵鸡汤”文章都会涉及心理学,看上去貌似很唬人(也确实忽悠了很多人)。但是这类文章涉及的心理学,相当一部分是“伪心理学”(通俗地说就是“伪科学”)。
啥是“伪科学”捏?“伪科学”就是:本来不是科学,却号称自己是科学。
所以,要判断“伪科学”,你首先要明白啥是“科学”。这个话题有点大,在此处展开,会让本文的篇幅太长。所以俺计划另写一篇博文,谈谈“科学”、“伪科学”、“非科学”这几个概念。(不好意思,又挖了一坑)

如果你等不及俺的博文,建议你去看一本很不错的心理学科普。此书的洋文名称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第7版的中文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第8版的中文名是《对“伪心理学”说不》。此书的作者花了相当的篇幅,帮你区分“科学”与“伪科学”。
基思·斯坦诺维奇: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 (扫描版 第7版)
http://pan.baidu.com/s/1kTtJWl5

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 扫描版)
http://pan.baidu.com/s/1hqgYT7m
点这里直接购买此书对"伪心理学"说不(第8版)

(俺的网盘上有中英文不同格式的电子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