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 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更好地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今日起,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社科联、新乡日报社组织我市社科专家开展解读阐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赶考” 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特有的一种精神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实践的形象表达,体现了浓厚的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 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 ‘赶考’ 的清醒和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迎接党的二十大、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赶考” 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早在处于局部执政地位的延安时期便具有了强烈的 “赶考” 意识,并逐步将其内化为党的自觉意识和优良传统。1944 年 3 月 19 日,郭沫若的 《甲申三百年祭》 一文在 xx《新华日报》 发表,文中讲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步步由弱到强终于推翻明王朝,却在进京后面对巨大胜利丧失忧患意识因骄而败的故事。身在延安的毛泽东读到此文后深受启发,将其作为延安整风的文件下发全党,并认为 “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这体现了毛泽东对革命胜利后如何长期执政的思考。1945 年 7 月,到延安访问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如何才能跳出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对历史周期律问题的思考表明毛泽东对如何进行 “赶考” 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1949 年 3 月 23 日,毛泽东、周恩来一行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临行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 ‘赶考’ 去。” 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正式提出 “赶考” 问题,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赶考” 精神的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 “赶考” 问题,明确指出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强调要走好新的 “赶考” 之路。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 ‘赶考’ 的清醒和坚定。”

二、应对风险挑战,必须保持 “赶考” 的清醒和坚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国共产党对风险挑战的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 5 年,党中央 “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新时代 10 年来 “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10 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 基于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要求:“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 因此,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的当下,正因为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全党才必须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保持 “赶考” 的清醒和坚定,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在新的 “赶考” 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三、为人民 “赶考”,永远在路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因此,“赶考”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0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长期执政的政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在此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也是共产党人 “赶考” 初心的根本体现。只有不忘 “赶考” 初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中国共产党才能强化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只有永葆 “赶考” 的清醒和坚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加紧密,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也才能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