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沟渠区委组织部围绕发展需求,坚持管服并重、引育并举、质效并行的措施,深入贯彻落实 《沟渠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 (2023 版)》,以高质量人才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聚力增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 坚持管服并重,构建人才工作 “大格局”。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树立 “大人才” 观念,扎实推进**英才计划和 《沟渠区人才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沟渠区优化企业人才发展环境 助推 “三区” 建设 (试行)》 等文件落地落实。召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会议,细化各人才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 “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工作机制。
(二) 坚持引育并举,构筑人才集聚 “强磁场”。
一方面,求贤若渴引才。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启动开展沟渠区 2023 年人才工作 “八项行动”,邀请**学院专家教授到沟渠区开展 “先进制造业·产学研合作交流” 活动,通过参观企业、交流座谈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地产学研合作,汇聚优秀专家人才助力**创新发展,上半年培育辅导高新技术企业 12 家 (已完成资料初审),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10 家,申报省重点研发专项 1 项,申报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举办稳就业百日攻坚暨就业援助线下招聘会,目前已有 21 家企业提供 400 余个岗位,吸引求职者 420 余人;积极联系**英才港等人才中介机构以及驻京办、驻沪办、驻深办,设立 “**人才工作站”,主动对接人才项目;以智慧岛建设为契机,提供人才政策,吸引集聚大批人才到沟渠区创业;关注校地共建人才工程、省派服务我区的校地人才共建工程挂职、兼职人员,每季度走访了解困难需求,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多管齐下 “育” 才。扎实推进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 建设,上半年围绕九大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和重点行业,开展技能培训 8312 人次,新增技能人才 3595 人,新增高技能人才 2210 人次,拓宽劳动者就业空间;采取培训机构与企业联合培训形式,开展专项能力培训 10 班次 378 人、职业技能资格培训 696 人,涵盖养老、托幼、家政、餐饮等行业,并分别在街道、社区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挖掘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 “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企业选才用才的市场主体作用,引导支持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上半年共培育省级众创空间 1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个,并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49 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数 26 家,研发活动覆盖率 53%;做好全市优秀专家初步人选推荐工作,注重**人才梯队,在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医疗卫生、企业经营、社会工作等领域进行推荐,并通过 “传帮带” 方式培育人才,打造全区名师、名医、名企业家工作室,其中名师工作室 16 个、名班主任工作室 3 个,充分发挥专家人才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三) 坚持质效并行,涵养人才 “蓄水池”。
开展 “党委联系服务专家” 行动,领导干部不定期通过信函、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分包专家联系,深入生产、教学、科研一线看望专家,多渠道解决人才关心的人才就医、税收奖励、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各项问题,切实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良环境。组织全区拔尖人才、优秀专家,开展 “名师讲堂”“公益课堂”“公益剧场”“送法律进企业”“送卫生、送技术下乡帮扶” 等志愿服务活动,精心打造 “科技人才进企业”“法律专家进社区”“科普专家进校园”“农业专家进田间”“文化专家公益行”“糖豆妈妈讲故事” 等**服务品牌。讲好新时代**人才故事,采取视频和图文形式,刊发 15 期专家人才风采,宣传爱国奉献、创新创造的专家人才,营造识才、爱才、用才、容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亮点
(一) 打造服务企业 “生力军”。
开展 “人才服务专员挂职服务企业” 专项行动,从科工、人社、发改、商务、财政、税务等职能部门,遴选**名优秀干部担任人才服务专员,组建人才志愿服务队到区属企业挂职,专门服务企业招才引智,着力搭建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桥梁,为企业人才提供 “管家式”“全流程”“零距离” 一对一服务,帮助人才解决创新创业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人才在**工作和生活更加安心、更加舒心。
(二) 打造招才引智 “金名片”。
开展 “招才引智创新发展”“云端就业网络招聘” 等引才行动,发动沟渠区企业积极参加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组织人才、项目对接洽谈,并围绕我区高端装备、数字经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发展需求,梳理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及时编制发布需求目录,每月通过政府网、**人社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技能人才招聘公告,清单式引进创新创业人才 (团队)、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目前已网上发布 10 期、招引人才**名。
(三) 打造产业工人 “先锋队”。
开展**工匠推荐选树活动,通过逐级推荐、联合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党委研究等程序,从 45 名申报人员当中,最终评选出 10 名**工匠,涉及建筑业、制造业、护工护理、手工业、医疗卫生、数字经济、新材料、餐饮服务等 8 类行业,圆满召开沟渠区第二届**工匠表彰大会,隆重表彰 10 名**工匠,并为每人颁发 5000 元奖金和荣誉证书。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虽然我区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才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我区大个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少,利用产业、项目引才用才留才的渠道有限,与发达地区相比福利待遇偏低,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易流失。二是人才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目前我区出台的一些好的人才政策受资金、土地等因素制约,在落实上有所延迟,影响了一些优秀人才的创业积极性。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因评审难、门槛较多,一些优秀团队和创业项目享受不到优惠政策。三是服务产业发展不够深入。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经济发展整合不够,围绕我区产业发展、依托我区企业平台引才用才力度需要加大,搭建我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主动性不高,引导人才智力向产业一线流动的办法不多,激励专家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接下来,我们将紧扣 “三区” 建设发展目标,锐意创新,克难奋进,深入谋划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人才工作与营商环境互融共生,让人才在**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以用为本,在集聚高素质人才上出实招。实施 “**英才计划”,依托五大园区和北理工两个国家级分中心,引进创新创业人才 (团队)、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人才引进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在打造高质量平台上重创新。开展 “沟渠区优秀本土人才培育” 行动,制定 《沟渠区优秀专家选拔管理办法》,在全区选树一批首届沟渠区优秀专家,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人才队伍。
三是完善服务保障,在优化高发展环境上见效果。完善 《沟渠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常态化,推进人才奖励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待遇落实,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服务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