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谋划新篇。自我县实施 “百千万” 工程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作为*镇实施 “百千万” 工程的一个示范点,*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扣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工作思路,借机借势、借智借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打好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组合拳”,只争朝夕、紧抓快干,躬身垂范、紧抓先干,逐步从一个无产业无设施无收入的 “落后村” 变成乡村振兴 “示范村”,获*县 “十大乡村振兴明星村” 等荣誉。

一、组织联动强堡垒,彰显党建引领赋能 “主色”。

一是依托联合党委强动能。*村党总支部抢抓*镇组建毛豆产业联合党委契机,与*、*等村党 (总) 支部及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乡村振兴帮扶单位党组织联合作战,同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产业联促、服务联帮,在资金技术、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一体化协作。二是开展党建共建聚合力。强化村党组织与帮扶单位、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与帮扶单位制定 《挂点镇 (村) 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每月定期与 1 个局机关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形成互相 “探亲”“回访” 机制;与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常态化开展 “村企联建” 活动,以组织共建促资源共享、产业共进。三是打造雁阵效应壮队伍。坚持树 “头雁”、强 “群雁”、育 “雏雁”,锻造 “第一书记带强村书记,村书记带强村干部,村干部带强党员” 链条。发挥 “双书记” 优势,驻村第一书记扎根村庄,与村书记共同抓班子、带队伍、谋振兴,示范带动村党员干部在产业、建设、治理等战场攻坚克难。强化 “两委” 干部考核管理,及时调整干事不力干部,持续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

二、产村联动促发展,突出富民产业振兴 “特色”。

一是支部领办促进村社融合。以村经济联合社为主体,主动引资金、找项目,带头领办毛豆种植产业。通过镇支持、村融资共筹集毛豆种植产业启动资金*万元解决产业发展 “缺资金” 难题,促进村社融合发展。二是干群联手推进土地流转。聚焦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村党员干部、网格员、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以网格为单位,联手上门入户说政策亮规划、讲利弊算收益,组织群众流转 200 亩土地强化村集体发展毛豆种植产业土地支撑。三是村企合作带动农民致富。打造 “村党总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发展模式,依托毛豆产业联合党委,村经济联合社与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有限公司签订包种子、包技术、包收购、保底价的 “三包一保” 合作协议,构建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村毛豆种植面积已达*亩、两造收入*万元,其中村集体*亩、两造收入*万元,以工代赈帮扶*人实现就近就业。

三、治理联动破难题,擦亮乡村平安和谐 “底色”。

一是 “小积分” 撬动基层 “大治理”。建立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分制”,将党员评星定级、村居环境整治等纳入积分奖扣项目,以积分激励党员干部带好头作示范。结合积分奖扣项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机制源动力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新活力。二是 “先锋队” 推动环境 “大提升”。村党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推动 “三清三拆三整治” 等工作,示范带动群众从 “旁观者” 变身 “参与者”。全村投入*万元推动村庄净化、亮化、美化、硬底化建设,推进卫生保洁 “付费制”,建设 “聚凤园” 实行家禽集中圈养,改杂草地为菜园果园,将闲置地打造成为村民 “口袋公园”,过去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已成历史,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三是 “和事佬” 促进村庄 “大和谐”。以 “有事好商量,无事聊家常” 为宗旨,打造 “和事堂” 议事调解场所,以村中 “五老”、外出乡贤等为主体,组建 “和事佬” 团队主动解决、靠前解决、及早解决村中矛盾纠纷,实现 “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