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usalwj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中的《昭阳为楚伐魏》,讲的是楚将昭阳攻打魏国,大获全胜,然后又要兴兵去攻打齐国。陈轸作为齐王使臣,拜见昭阳,力图规劝昭阳放弃攻打齐国的计划。
       陈轸是谁?大家都知道:张仪,行走列国搞阴谋,煽风点火,强词夺理,是以嘴杀人的老祖宗,而陈轸则是少有的能与他媲美的诡辩奇才之一。   如果我们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情景中,我们会选择什么角度劝昭阳在前期已经获得胜利的情况下放弃接下来很有可能到手的连胜呢?由于昭阳当时连战连胜,气势如虹,且陈轸是作为齐国的使臣,恳请昭阳不要攻打齐国。如果陈轸的态度过于刚硬,则会激起昭阳的熊熊斗志,弄不好还会使得自己命丧楚军大营;如果陈轸的态度过于软弱,则更容易激起昭阳的侵略野心,且不利于齐国的“国际形象”。那么,在软硬两条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陈轸该怎么办?   陈轸很聪明的并没有从公的方面去游说昭阳,而是从私人的角度替昭阳“着想”了一番:“将军您打败了魏军斩杀了魏将又为楚国夺取了八座城池,按照楚国的法律,应当赏赐什么官爵呢?”昭阳回答道:“赏赐上柱国的官职,封给上执珪的爵位。”陈轸接着问:“比上柱国更尊贵的官职和爵位是什么呢?”昭阳回答道:“那就只有令尹了。”陈轸开始切入正题了:“令尹这个官职最尊贵了,但楚王绝对不会设置两个令尹的官职吧?我给您打个比方,楚国有个做祭祀的人,要把一壶酒赐给他左右亲近的人。这些人说:‘就这么一壶酒,这么多人都喝是不够的,不如给一个人喝。我们来比赛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好的就能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画好,,他左手拿起酒壶准备喝,右手却又继续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也画好了,一把夺过了他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能给它添上脚呢?’边说便喝下了那壶酒。结果,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那壶酒。您现在辅助楚国进攻魏国,败军杀将又夺得魏国八城,不顾军队的疲劳,又要进攻齐国。齐国很害怕您。您有这样的威名已经足够了。君主封赏给您的官爵已经无法再高了。您战无不胜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将会有贪功之名而遭到杀身之祸,到时您的爵位将会归给后面立功的人,就如同画蛇添足一样。”昭阳认为陈轸说得很对,于是撤军而去。
我们来看一下陈轸的游说套路,首先,没有过多地在两国国力上做比较,而是从私人角度出发,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昭阳自己认识到自己思维上的盲区:此番征战胜利后职位上升空间是有限的。其次,通过一个成语故事给出了一个类比,引导昭阳进入陈轸早已预备好的思维误区,将自己与故事中的失败者产生关联,以此产生自己可能也会失败的联想。最后通过进一步加强失败后果的严重性,产生威慑,使得昭阳改变了原先的立场。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易经》为首,非常讲究中庸之道,而不是力争上游强作出头鸟。易经的乾卦,以九五为尊,九五为飞龙在天之势,而到了九六则亢龙有悔,知进忘退,故悔也。陈轸很好地利用了这点,将诡道包装成大道,在为齐国免除兵灾的同时,也赢得了昭阳的私人友谊。画蛇添足的故事是陈轸说出来的,他还特意强调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楚国,而昭阳正是楚国贵族。这个绝佳案例,很有可能是诡辩家陈轸编造出来的,因为,即便楚国真有这么个因画蛇添足而吃亏的门客,也跟昭阳是否攻打齐国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昭阳为自己和楚国多谋一点“福利”,难道就一定要做到“适可而止”吗?即便如陈轸所言,昭阳战功再大,也做不了令尹,难道就要因此而放弃唾手可得的一块天鹅肉吗?   富有戏剧性的是,陈轸后来又到楚国谋得一职位,而当时的楚国令尹正是昭阳。他俩居然做了同事!
       下面有同学说,这次的内容太少了。其实,我只是看到了一篇与成语有关的典故,然后拿来和大家分享而已,无所谓其长短。但是没有考虑到各位看官的感受,却也是大大的不该。我用最懒的办法,在bing上直接搜“画蛇添足的案例”,不曾想,第一屏居然都是指向诸葛亮的!文章大都出自一个笔名叫剑歌的人写的一本书叫做《诸葛亮必败》。我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引用如下:   “(建兴)三年春,亮率军南征,其秋悉平。”这是《三国志》关于诸葛亮平定南方的记载。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用了四个章回的篇幅(第八十七回——第九十回)来描写诸葛亮南征的这九个月的时间。其间着重描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绩效案例。   我们看“七擒孟获”,可能会感觉非常过瘾,因为诸葛亮每每都把对手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最后还迫使对手不得不俯首称臣。然而,在有些人看来,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实在过于拖泥带水,甚至是一种画蛇添足。
       像孟获这样的反王,你对他宽大一两次也就足够显示诚意了,何必需要七次擒之?第三次抓住他,就完全可以杀了以威震蛮人。可诸葛亮倒好,不仅不思速战速决,还与孟获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抓了放,放了抓的,仿佛自己就没有别的事情似的。诸葛亮就这样很耐心地跟孟获玩了下去,一直到后来连孟获都厌烦了这种游戏才算结束。
为什么诸葛亮会没完没了地玩擒放孟获的游戏呢?这是因为他想收服人心。而马谡的话也对诸葛亮的决策起了一些作用,马谡对诸葛亮说:“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孔明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于是孔明遂令马谡为参军,即统大兵前进。
       虽说“攻心为上”的策略没错,但用“七擒孟获”的方式去攻心,其成本实在太大。其实早在第一次擒住孟获后,大多数蛮人就“心服”了。那时孟获手下的元帅董荼那也曾被诸葛亮擒获,被释放后就不再想为孟获卖命。很多蛮人酋长也对董荼那说:“我等虽居蛮方,未尝敢犯中国,中国亦不曾侵我。今因孟获势力相逼,不得已而造反。想孔明神机莫测,曹操、孙权尚自惧之,何况我等蛮方乎?我等皆受其活命之恩,无可为报。今欲舍一死命,杀孟获去投孔明,以免洞中百姓涂炭之苦。”
       在诸多蛮人包括孟获帐前两员亲将的帮助下,董荼那擒获孟获,献给诸葛亮。这说明孟获在蛮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一落千丈,即使在“二擒孟获”的时候就杀了孟获,蛮人之乱也会平息的。遗憾的是,诸葛亮并没有看清形势,又一次释放了孟获,导致孟获向董荼那疯狂报复:用计把董荼那和另一个元帅阿会喃诓去,令刀斧手砍了这二人,并残忍地弃尸于山涧。
       两名起义的元帅被孟获杀害,致使很多蛮人不得不重新听从孟获的调遣,原本处于崩溃边缘的孟获集团又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后来,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首领杨锋率自己的两名儿子抓获孟获,押赴诸葛亮营中,诸葛亮同样还是放了孟获。   孟获在军事方面虽然是个业余级选手,但一次次被抓使得他越来越狡猾。诸葛亮的仗也越来越难打。由于诸葛亮总是把被投诚者绑送来的孟获放走,导致别人再也不敢“弃暗投明”,于是他的“心战”策略开始失效。万般无奈之下,诸葛亮使用了火攻,烧死了孟获借来的3万名乌戈国藤甲兵。这下子才吓倒了孟获,表示以后再也不敢造反了。其实,若诸葛亮能早点干掉孟获,也不至于下此凶残手段。   就这样,原先打算以“心战”征服蛮人的诸葛亮,到头来还是用“兵战”解决了问题。
        即使是“七擒孟获”后,蜀国的南方少数民族地界也并未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从此平安无事了,蛮夷叛乱仍然时有发生。《三国志》记载: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由此看来,诸葛亮的“心战”策略算是完全落空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还不如第一次就消灭孟获呢。
       诸葛亮的“心战”之术如同画蛇,第一次擒住孟获就已“画蛇”成功,但他却不断放了孟获然后再重新去抓,相当于画蛇添足。导致的结果是,南征不再是“心战”,而变成了烧死三万藤甲兵的残酷“兵战”。   引述到这里就结束了。以下是我的分析:   诸葛亮七擒孟获,到底算不算“画蛇添足”呢?在看完剑歌的这段分析后,我初认为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本文的论证逻辑似乎有些瑕疵。从本文的大框架入手:作者先是引用了历史文献《三国志》,指出官方文件对评定南蛮的记录只有一句((建兴)三年春,亮率军南征,其秋悉平。),其中并没有提及七擒孟获这个桥段;而后,开始引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桥段做证据,最后又回到了官方文件《三国志》中找结局。由于大众对三国历史的认知普遍来自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而非《三国志》这部历史文献,因此很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接受作者的论证过程及结论。但我认为这种论证的取材方式是不合适的。
       小说为了吸引读者,必须要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因此会出现很多夸张、想象、甚至张冠李戴的内容,这些内容未必真实发生过。如果单纯从小说的角度来看,打七次擒七次,小说的确体现了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智慧,最终也确实达到了让孟获心服口服的结果;而站在历史客观事实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只能说,诸葛亮南征没有取得意想中的结果,但并没有相关战术上详细记载,故此也不能说诸葛亮是用了七次才降服孟获,让其心服口服,因此,针对于诸葛亮“画蛇添足”的评价,也未必一定就能够成立了。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未必正确,欢迎大家继续拍砖,向大家学习!

2 thoughts on “画蛇添足,诡道似大道”
  1. 画蛇添足的出发点本来就是完美主义,或者说本来就没有画蛇添足,说这个词的人就是网上的吃瓜群众、键盘侠,反正说话又不判刑!写三国的作者本来就是偏向于刘备这一派,自然各种刘备手下的奇闻异事都是很酷酷的感觉!在书籍中读历史本来就是只能信3分,其他一概不可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