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互联网,作者不详。大家好好的看一下,思考一下吧,值得深思,问题根源太多了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默默无闻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穷苦大众们。 1月30日,工作群里有同事就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我才知道咱们的帅博士又出了肺腑之言。此后经大家的传阅达到了一些网站的头条,可见其文深深触动了大家的内 心深处的那一道坎。 过年上班,领导说省委书记已作出批示,要认真研究文章反映的一些基本情况,根据事实进行逐步解决。省市县乡各级相关部门要严肃认真听取民声,解决民意反 映的切实情况。 昨天县委新任书记新年第一次调研就选在帅博士的所在单位,并专门接见了帅博士。过几天还有更高级领导要来调研,并叮嘱有关部门随时关注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有没有异常,每晚8点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 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字会掀起一片波澜呢?经帅博士本人同意,作为曾经的师弟的我特此重录全文。 我曾经满怀梦想,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农村中学,扎根农村教育。我任教的乡村中学,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人口稠密的江汉平原上。屈指一算,我工作已满二十年了。一个激情满怀的青年,到而今两鬓微霜的中年人,目睹了它的辉煌,经历着它的衰落。我一直热切地期盼着它强大,却眼睁睁地看着它渐渐地式微,无能为力。 我无力,因为我已成为弱势群体。
今年毕业二十周年的同学聚会,全班45人,实到二十人。来的同学,除我以外,都不是在农村中学当老师的。而我们当年就读的高等师范学校(现已更名为工程学院),培养的目标就是农村中学老师。我们这个班,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也就十来个人还在坚守在农村中学的讲台上。其他的同学,有的经商,有的从政,有的跳槽到了大城市……他们如今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经济上也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来母校聚会,基本上是属于衣锦还乡,春风得意。没来的那十几个同学,大都在农村中学教书,其中一个,已然病死在讲台上。作为农村教师中的一员,我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大多对自己的现状是不满的,失望的,怀着些许“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羞惭,还有不便直言的经济上的压力。
我当初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班级聚会,实在不好意思推辞同学的邀请,不然,我也不会参加的。我多么希望我也能像我们的班长那样开着名车来,为亲爱的同学们豪掷买单,曾经“同朝为官”的他,早早下海经商,已然位居成功人士之列。前来聚会的,跳槽到南方城市任教的同学,尽管我们所用的教材是同一版本,可他的工资是我的四到五倍,我的每月工资,还抵不上他一个月的住房公积金。而且,他的副高职称早已按部就班地评上,因为名额充足,符合条件就上。我的副高职称,就目前来看,限于名额及不能明言的原因,还遥遥无期。这种现状,叫为生计奔波的农村老师如何提得起精神参加同学聚会?
在向母校老师汇报成长经历的环节中,我没有想到我情不自禁的哽咽了,我不明白我怎么了,我用理智硬压下我胸腔中快要奔涌而出的热流,大而化之地对同学老师说:“我在农村中学生活得很充实,传播知识,教化蒙昧,也感受到了幸福……”这也确实是我的真心话。因为,献身教育事业一直是我的人生理想,我乐意教书,我不后悔我一直以来的选择,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落后同样起点的同学这么多,我不努力吗?我不尽责吗?我没有贡献吗?都不是!我莫名的哽咽,回想起来,那是委屈,那是我不愿面对和触碰的深深的委屈…… 难怪近年来,农村学校普遍出现了教师荒。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更甚,我所在的乡镇,有一所学校的老师平均年龄达到了56岁,因为没有年轻的老师可以补充。我们这一代老师,是大学没扩招前的统招统分生,曾经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的胜出者,也曾是同代人的榜样,但在经济地位决定一切的社会,白猫黑猫理论标准下,天之骄子的高大形象土崩瓦解,甚至成为“读书无用论”的活教材。新生代的年轻人,大都奉行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很少有人愿意再做蜡烛、人梯、园丁了。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是圣人的事,年轻一代早已不吃那一套。如今招收的老师,已不限一本或师范专业,不知,下限还会降到何种地步。而时时看到北京等城市中学招收的老师,清一色的清华北大硕士博士生。师资,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这叫以后的农村学子,拿什么去跟城市孩子竞争? 我无力,因为农村教育生态已严重恶化。
首先,观念上,农村家长已不像以往一样重视读书,尊重老师。自从取消毕业分配后,农村家庭几乎倾家荡产,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遍宴宾客,热热闹闹送进大学,几年后,毕业即失业,家长及学生大失所望。如今家长的口头禅就是“读得进就读,读不进就不读,读了也冒得几大的用”!有的家长干脆说“老师,莫把我的伢逼狠了,我冒指望他读几大的书,在学校长几年身体,总不是个打工”。家长对读书轻慢的态度,让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愿望大打折扣,学习不用心,不刻苦的现象增多。加上网吧、电脑游戏、手机的诱惑,课堂的吸引力日减。尽管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却难以拉回讲台下神游别处的学生。也许,当乡村社会再次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时,情况会有所改观。
但目前,几千年传统的尊师重教之风,在乡村基本上破坏殆尽。我同事因为伸手教育一下学生,被家长这检查那检查,毫无问题却索赔检查费几千元。一个女老师,被男学生抓着头发在教室拖在地上拳打脚踢,学校还无权开除他,因为他有“未成年人法”的保护,家长也是有恃无恐,一味护子,连向受害老师道歉都勉强。老师没有惩罚学生的权利,学生违纪,只好请家长,大部分的家长打工去了,联系不上,年迈的祖父祖母,只是诉苦,管不住。
春节后开学,农村还在过年,老师趁家长在家去家访,家长忙着打麻将,不要说倒茶端凳子,连麻将桌都懒得下。更有个别溺爱孩子的家长,对老师管教孩子不满,在学校办公室抖狠说:“你个穷教书的算个屌,信不信我拿钱砸死你!”老师只有流下屈辱的泪。前几年房地产红火,在这个以建筑工为主的打工之乡,他们一天收入有的过千,最差的小工一天也有五六百,头脑活络的成为包工头,早已迈进百万千万富豪的行列。而此时老师的工资,每月大多数不足两千。对读书和教育的轻视,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文明的倒退。 社会治安事件的高发,社会道德的沦丧,这样的恶果,只会愈演愈烈!届时,不仅农村社会要为此买单,整个社会都逃不脱。因为,广大农村的青少年,也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
第二,农村学生多为留守学生,与传统的农村孩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的农村孩子,父母务农为主,孩子从小受到父母的照料,跟着父母学习干农活,往往具有热情淳朴,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现在的农村孩子,出生后就交给祖父祖母,亲生父母很少亲自参与养育,除非祖父母亡故。如果年轻的父母不去打工挣钱,却在家养娃,老人会说媳妇好吃懒做,在家没有经济来源,也无法生活。(我们这里的责任田人均只有几分地。)祖父母隔代抚养,常多溺爱,不舍得让孙女做家务,不舍得让孙子下地干活。儿子媳妇打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老两口还要往往还要搭上自己打散工的钱,孙子孙女要什么买什么,只求不闹。这样的情况,往往养成孩子好吃任性,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眼高手低的个性特点
第三,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的没落必然影响到乡村学校。从规模来看,我所在的初中由高峰期的2000多学生,缩减到现在的400多学生。乡村小学也撤并了一半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生育出生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到城市买房或打工的家庭把孩子转学去了城市。以前,一个年级11个班,每班近100个学生;现在,一个年级4个班,每班不到40个学生。近几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私立学校,疯狂抢夺本来就大幅萎缩的生源,使得乡镇中学的学生规模雪上加霜。听说有个兄弟乡镇中学开学后发现本乡的学生一半不知所踪,后来才知道都被私立学校挖走了。看局势,私立学校和公立乡镇学校的竞争将会在一个阶段长期存在,谁胜谁负,还得拭目以待,不敢妄论。 以上,是一个在乡镇中学工作了二十年的热血老师所亲历的农村教育。肯定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反思,也肯定存在井底之蛙的眼光局限,但肯定是一个忧心农村教育的老师的良心之作。写出来,是希望引起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找到拯救的良方。
这里有一个音乐盒可以让你更好。您可以享受这个区域的更好的东西,并且可以将最好的变化应用于您的工作。只需以更好的方式用这个高效的博客保持最佳的生命周期。
@essaypinglun essaycl: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
谢谢分享
人都往好地方跑
也肯定存在井底之蛙的眼光局限,但肯定是一个忧心农村教育的老师的良心之作
这必定的流量
谢谢博主分享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