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 XX“五个更大” 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XX、市、县关于 “三农” 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全年目标任务持之以恒打好农业生产硬仗,加速农业转型升级,全县农业农村事业呈现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全县农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坚决担起 “勇挑大梁” 重大责任,应变克难,稳住农业经济大盘,预计 2023 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增长 2.8%左右,一产增加值增长 2.8%左右。目前预计粮食播种面积 26.23 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 20.45 万亩。上半年,园林水果产量 8.65 万吨,同比增速 10.99%。蔬菜 (含食用菌) 产量 13.03 万吨,增速 4.08%,桑蚕产量 0.56 万吨。生猪出栏 7.85 万头,肉类总产量 1.04 万吨。水产品产量 0.59 万吨,同比增长 5.12%。

二、主要突出亮点

一是 XX 县 2022 年第一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被 XX 市农业农村局给予通报表扬。二是 2023 年 3 月思高村 (古琶茶) 获得农业农村部第十二批全国 “一村一品” 示范村认定;XX 县 XX 镇高丰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认定。三是获 2023 年 XX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与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试点项目。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 加强政治建设,全县 “三农” 工作统筹推进有力

始终坚持党对 “三农” 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并运用推动工作。深入研究部署中心工作,印发 《XX 县 2023 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关于对获得衔接资金支持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落实专项行动方案》 等文件,全面部署推进,组织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协调有关部门协调推进有关工作。

(二)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务实粮食安全根基

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 “三农” 工作首要任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组织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开展 “春耕一线党旗红” 活动,有力应对干旱、农业用水不足等多重考验。抓好种子、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调控,开展打假行动 50 多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增设施蔬菜 500 亩、设施渔业 6000 立方米。落实落细各项扶持政策,新建养殖场选址共 11 家,新增牛蛙养殖场 3 个。加快养殖装备现代化,指导 4 个牛羊养殖场按标准化建设。扩大糖料蔗种植面积,全县已完成清桉 (果)3.0 万亩,还蔗 2.45 万亩,有蔗面积达 16.5 万亩以上。特色水果提质增效,清理黄化失管果园 2.05 万亩,新增甜柿、百香果等水果种植面积 300 亩。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3104 万元、产业奖补资金 1871.24 万余,累计惠及脱贫户 (含监测对 XX)8093 户。

(三) 强化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全力做大做强农业

强化资金政策集成,向上争取项目 29 个,涉及金额 12.11 亿元,截至目前上级下达资金 734.9 万元。完成 《XX 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七个万亩” 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规划》 编制等各项工作。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包装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专项债项目、XX 县大米 (红米) 全产业链项目、XX 县蔬菜全产业链项目、农产品数智化产地仓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2 个项目。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引进 2 家 500 强企业,XXXXXX 仓食品有限公司、XX 县新好农牧公司年产 30 万吨饲料厂已竣工投产。

(四) 聚焦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了 6 个点位下核及沙糖桔增加布设样点 1006 个。二是大力实施品牌建设行动,完成 2 个农业品牌目录的申报工作 (XX 大米、高丰米业);新增 6 个绿色食品证书 (4 家企业 6 个产品)。三是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 5.32 吨。四是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 15 期。

(五)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 年高标准农田项目 3 万亩已完成工程进度的 85%,完成工程投资约 3600 万元。2023 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完成已完成项目监理、施工招标及施工合同签订。预计 7 月份可开工建设,计划 12 月底完成项目建设。二是加大撂荒耕地治理。压实压紧耕地保护责任,强化耕地质量提升巩固,“非粮化” 治理面积 1.9 万亩。三是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农村 “厕所革命” 工作,已完成 423 座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及 “农村厕所革命” 整村推进项目选址工作。

(六) 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是建设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数字化平台,全县 11 个乡镇 123 个行政村 792 个自然村,共组建理财小组 1413 个,规范管理集体资金 2247.67 万元。二是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今年以来新增合作社 8 家、家庭农村 80 家。三是积极打造清廉示范村,拟申报罗秀镇为 “两制一化” 试点单位。四是落实联农带农机制,确保所有脱贫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 (园) 带动覆盖全村脱贫户 (含监测户) 达到 95%以上,开展获得衔接资金支持的产业经营类项目调研指导 10 次,举办产业技术培训班 12 期 360 人次。

(七) 全面强化要素支撑保障,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落实安全生产 “一岗双责”,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开展水上安全执法检查 29 次,出动渔政船艇 20 艘次,出动执法人员 173 人次,登临检查船舶 96 艘次,收缴刺网 20 张、地笼网 385 多条,检查发现隐患 2 起,没收非法捕捞塑料船 1 艘。强化农民合法权益,出动执法人员 228 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 261(个次),立案查处案件 3 起,罚款 0.15 万元。

(八) 聚焦重点目标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集群发展。完成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方案》《XX 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七个万亩” 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规划》 初稿编制工作,获县人民政府规划经费 225.2 万元。明确 “七个万亩” 示范基地红线范围,已完成 1182 亩土地流转。二是强化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罗秀镇军田村数字化大棚项目,总投资 4200 万元,目前完成 150 亩场地平整、园区道路路基建设、数字化大棚招标等工作。包装 XX 县大米 (红米) 全产业链项目、XX 县古琶茶全产业链项目等 9 个产业类项目向上级争取资金,启动 6 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拟向 XX 发改委、XX 农业农村厅申报资金 1 亿元。正在委托第三方公司编制 XX 县 “产加销” 园区项目、XX 县蔬菜全产链项目等 2 个专向债项目可研报告,拟向国家财政部申报专向债资金 4 亿元,预计 9 月底完成申报材料准备工作。三是抓早大干快干,加快实力园区建设步伐。提早谋划国家级、XX 级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完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XX 级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答辩汇报材料等申报前期工作,拟争取资金 1000 万元。

四、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品牌效益不强,区域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特色农产品辨识度不高、影响力不够。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能力与抗灾能力较弱,气候、病虫害等农业增长影响较大。三是截止目前涉农项目资金支付率为 33.48%,影响农业发展。四是“三农” 人才队伍薄弱,农业技术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需要。

五、下一步计划

我局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盯牢目标、突破难点、补齐短板,凝心聚力,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 聚焦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一是巩固提升耕地质量,聚力推进 2022 年 3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 2023 年提升改造 2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制定惠农政策,加强各项种粮补贴、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等惠农强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促进一产高质量发展。三是抓好 “三夏” 工作,强化科技指导服务,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确保粮食稳产增收。四是推进耕地 “非粮化” 和撂荒地治理,深挖耕地潜力,抓好大豆油料扩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0.82 万亩以上,力争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45.59 万亩、产量 16.55 万吨以上。

(二) 聚焦产业兴旺,持续做优现代特色农业。一是打造高品质蔬菜生产基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力争新增设施蔬菜 500 亩,全年蔬菜 29 万吨以上。二是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力争全年生猪出栏 16.53 万头,牛肉出栏 1.09 万头,肉羊出栏 0.82 万头。三是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做大做精砂糖桔品牌,结合市场发展葡萄、李子等水果生产,力争全年水果产量达 76 万吨。下大力气抓好退桉还蔗,确保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只增不减。

(三) 聚焦项目建设,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抢抓机遇,积极创建国家级、XX 级示范园区,石龙镇争创 XX 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思高村争取进入 XX 农村改革集成试点村前 10 名。加快推进 7 个万亩基地建设,力争完成 3 个以上万亩基地建设任务。积极与力源集团等企业沟通协调,强化项目建设服务工作,推进 XX 县蔬菜全产业链项目、XX 县 “产加销” 园区项目、寺村崇山万亩水稻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罗秀军田智能大棚项目 (蔬菜)、XX 县妙皇古琶茶全产链项目、XX 县寺村镇设施渔业项目等项目落地见效。包装 2000 亩数字化设施大棚、XX 县 “产加销” 园区等 2 个专项债项目,计划争取资金 4 亿元。

(四) 聚焦乡村振兴,稳妥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各项资金。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抓好 “农村厕所革命” 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继续指导各乡镇开展产业奖补等工作,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通过务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壮大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年内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2 家以上。

(五) 聚焦绿色高效,推进资源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扎实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努力完成全县外业调查采样 1500 个。加快推进陆基养殖,力争新增设施渔业养殖面积 1 万平方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 2023 年新增 “三品一标” 认证 4 个以上。

(六) 聚焦农业执法,为农业发展增添 “硬底气”。突出抓好农业安全生产,持续严打禁用农药、兽药等药物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大农业领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