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先进制造业韧性强、动力足、潜力大,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沟渠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以来,先进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总数排西部第四,新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各70家,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9.2%、光电子器件增长72.2%、集成电路增长78.4%。新时代新征程,沟渠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持续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聚焦招大引强,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后劲。
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要解决项目存量不足的问题。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应更注重要素资源的集中,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或龙头企业。一是推动项目布局更精准。各设区市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绿色石化、高端新材料等产业方面已形成各自特色,有一定产业基础,自治区应从高位集中统筹好产业布局,根据不同产业实际,精准制定项目引进差异化政策,减少同质化发展。二是推动项目招商更专业。要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原则,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熟悉产业政策、懂得谈判技巧的专业化招商队伍,邀请企业家、科技人员成立顶级专家数据库,为体量大、技术先进、专业性强的项目论证把脉。招商引资要精准预判项目的可行性,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责任,确定好投产达产时间,避免土地、厂房、用能等资源要素闲置浪费。三是推动项目落地更有力。工业投资向重大项目集中, 避免碎片化投入,让有限的要素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统筹保障所需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林地定额等自然资源要素。财政扶持要注重市场化撬动作用,从以“土地优惠、税收减免、奖励补贴”为主向“资本运作、基金支持”转变。
聚焦生态构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是企业和机构的集聚,更是先进要素集聚共生形成的产业生态。一是围绕龙头打造集群。把引进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推动龙头企业投产达产作为干部考核激励的重要部分,形成上下一体抓龙头的合力。集中全区要素资源,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以商招商,优先为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服务。鼓励龙头企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改造、质量管理、追溯、研发设计等拓展服务,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二是围绕园区打造集群。对企业少且分散的园区加强合并统筹,优化土地、交通布局,建立统一、自主的管理体制机制,集中力量布局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对物流方便、邻近城区的园区土地,优先安排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三是围绕人才打造集群。在研发能力较强的高校周围建设科技园,以高校优势学科为基础,通过财政直接扶持和厂房租赁费用减免, 精准扶持高校教师、学生创新创业。非高校人才到科技园创业,也给予和高校师生创业同等优惠政策,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涌现。
聚焦协同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融通创新。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能以点带面、局部覆盖全局,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高效方式。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创新带动。引导汽车、机械、高端金属新材料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品牌、设计研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推动龙头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专利布局、绿色发展等方面与大中小企业加强创新合作。二是加强中小科技企业创新撬动。重点扶持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创新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在招商引资上给予重点照顾,大力引进紧缺人才,让创新链的“星星之火”加快“燎原”。三是加强创新平台协同联动。面向制造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开放式产业发展平台、在线测试平台、监测与咨询服务平台、对外合作服务平台,开放高水平的科研与创新资源,构建起开放式创新体系,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支撑。
聚焦升级换代,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传统制造业需通过数字化转型,将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从而加快迈入先进制造业发展行列。一是打造高水平市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壮大,朝着跨行业、跨领域方向加快发展,推动平台成立公司甚至上市,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提升行业赋能实力。二是大力培养能够挖掘数据价值的数字化人才。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引进同时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高端数字化人才。应树立数字化的人才供应链思维, 推动制造业企业联动高校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全链条模式。有序开展社会化数字技能人才评价,大力培育数字技能类行业组织,构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三是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以开发工业即插即用的智能接口模块、智能通信模块、智能工控模块及智能工作模块为突破口,以网络连接系统应用开发为切入口,加快工业装备物联及互联的生态体系建设。紧抓重点行业和成熟应用提前布局,及时破解汽车、冶金、金属、机械等集群较好行业的中小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