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人在农村长大,切身体会过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实践带来的美丽成果,所以我深刻地体会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提高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跨越赶超,围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快推进新**建设?本人结合近期的学习提出如下建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得人心,受到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拥护,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为了更好地将思想用于指导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深化认识、完善制度,用于指导日常工作;同时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深入学习宣传,把思想根植到群众心中,用于指导日常生活。

首先,要依靠制度来可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沟渠区开展畜禽污染整治,取得显著成效,解决了经济发展中养猪场带来的“脏臭水体、空气”影响干部群众工作生活的难题,给干部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课”,也给干部群众表明了区委区政府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决心。正是改革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后期的制度建设和学习宣传就极端重要,不但要保护好整治的成效,而且要由此及彼,把行为延伸到更多领域,进一步表明区委区政府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决心和态度,不断给干群上一堂又一堂“生态课”。

一方面加强制度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到“史上最严”新环保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我们只有加强自身学习和宣传,才能真正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完善。结合**实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一票否决制度,特别是针对农业、水利、国土、林业等重要职能部门,制定实施细则,用于指导基层领导干部日常工作,时时不忘“生态红线”;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奖惩、追责制度,优先奖励有生态贡献的干部群众,严肃问责生态建设“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和及时追责、惩处破坏环境的群众。

其次,要依靠产业来可推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方面依靠群众,着力打造“全域无垃圾”的全域旅游区。将生态产业蓝图宣传到人,结合“万人保洁”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机制,打好环境整治基础关。另一方面依靠职能部门,着力做好规划、保护并利用好“山水林田湖”。结合林业“林木收储、生态林保护”、国土“红线”、农业“土地流转”、水利“水美乡村建设、河长制”等政策、规定和当地实际,住建部门规划先行,指导各乡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做好规划、宣传到户,将每个地方的“山水林田湖”未来的用处、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第三依靠政府宏观和市场经济,着力乡村振兴产业提质升级。宏观方面,除了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重点是加强“生态银行”建设,确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衔接、资金支持、生态产品资产化的问题;市场方面,主要是依靠企业、合作社、乡贤等力量,以先富带后富,团结群众,群策群力,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快推进新**建设,不但要短时间攻坚行动开展环境整治、修复,而且要加强制度的制定完善,进一步保护环境,也保护干部群众;不但要短期内开发生态产业取得初步发展,而且要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和干群合力,进一步夯实基础、提质升级,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确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乡村振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