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砼” 怎么读?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应该是绝大部分国人不知道怎么读。

砼正确的读音 :[ tóng ]

与 “同” 字同音。

二、砼为什么发音会是 “同” 呢?

砼折字可以分为:石、人、工,或人、工、石,正常按照汉语发音规则,至少应该与石的发音相似的。但是为什么就不是了呢?

因为砼的发音不是按照汉语来的,是根据外语音译而来。

因为混凝土法文 “Béton”,德国 “Beton”,俄文 “бетон” ,音译过来就是 “必痛”,再加上混凝土本来就是个外来,所以自然而然的,中文发音就这样发音 [ tóng ] 了。

三、“砼” 字的来历

现代混凝土自进入我国以来,我们一直用混凝土这个名字,但是混凝土这三个字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频率非常之高,几句话都离不开它。

不管是记录文档还是学习笔记都非常麻烦。有没有什么字能简化一下呢?

1953 年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想到了方法,混凝土干了之后像石头一样坚硬,就是人造的石头,于是乎蔡教授就想到了用 “人工石” 来代替 “混凝土” 三个字,这样就在书写记录的时候省了很多笔画,书写更快更方便了。

后来,人们觉得人工石还是不够方便,“人工石” 就逐渐变成了 “砼”,发音也随外语音译过来读 [ tóng ]。随后就大面积应用开来。

直到 1955 年 7 月,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 “名词室” 审定颁布的 《结构工程名词》 一书中,明确推荐 “砼” 与 “混凝土” 一词并用。从此,“砼” 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四、什么是混凝土 (砼)?

混凝土就是指由水泥+碎石+砂+水,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而成,待凝固之后形成的一种坚硬的人工石 头。

这是通俗说法,不讲什么胶凝材料、骨料、掺合物啊这些,讲了很多人也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虽然 “砼” 读作 [ tóng ],但是在建筑这行的人一般不这么读,看到这个字还是读作 “混凝土”。

对你没看错,就是读作 “混凝土”,发三个字的音,而不是发一个字的音 “ tóng ”。

我们在书写的时候,一般都是 “砼” 和 “混凝土” 混用的,想写哪个写哪个,但是不管怎么写,始终读作 “混凝土”。

如果你在工地上读 “ tóng ”,虽然不会被笑话,但是肯定会被另眼相看的 (此处不是贬义)。只是大家都会奇怪你为什么说 “ tóng ” 而不是说 “混凝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