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渠县以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为总揽,抓住整县推透析农村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以白马关镇为依托,以倒湾古镇农民集中居住点为中心,以周边5个新村(聚居点)为“卫星”点的组团式“亦农亦游”新农村综合体。今年以来,先后在综合体内举办了德阳市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沟渠县第二届诗歌节、沟渠县挂帮包工作启动仪式等多项重大活动并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重要参观点,聚集力、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增强和提升。目前,倒湾古镇内开业农家乐、乡村客栈等各类业态50余家,农户自主创业30余家,商家月均营业额5万元,最高的达18万元以上。今年3月1日,省委书记XXX在视察沟渠时,高度评价白马关的建设“规划好、机制好、效果好”。沟渠县白马关镇新农村综合体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经验是按照“三高”要求,成功对接市场,突出产业特点,着力环境打造,创新管理服务模式,重视农民素质提升,加快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一、高起点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和依据,沟渠县在聘请美国著名的约翰逊,惠-恩联合事务设计所规划编制的《沟渠县白鸟关统筹城乡实验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又专门聘请了具有专业资质的规划团队编制了《沟渠县白马关新农村综合体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涉及4个村4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041户6023人。
一是科学选址。区位优势明显,距沟渠县城1公里,道路交通网络完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植被好,森林覆盖率达到46%。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坚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突出特色,依据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形成以“倒湾古镇为中心,包括幸福田园、五丁谷、洞天崮、江南印象、云南风情等5个新村(聚居点)组团式新农村综合体。
二是文化融入。利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金牛古道、点将台等三国古战场文化遗迹和万佛寺唐儙邈塾圣地等文化资源,坚持把文化元素融入规划设计中,因景建点,建点成景,实行“嵌入式”安置,使每个新村(聚居)点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和产业价值。
三是产业融合。结合生态、特色产业和文化等优势,把新村(聚居点)规划在旅游服务产业上,形成“1.+4”(农户十特色种养业、生态环境、文化、旅游)“亦农亦游”新型业态,农民拿起锄头搞一产,放下锄头搞三产,“楼上安唐,楼下乐业”o不离乡、不离土、不改变身份,实现了就业创业“本土化”,确保了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提档升级。
二、高标准建设
新村综合体的规划起点高,建设任务重,沟渠县委、政府坚持“整体规划、项目推进、分段实施”的工作推进思路,以项目建设打造投资平台,以财政投入撬动市场商机,建设路子越走越宽。
一是调动农民主体提升建设质量。坚持政府引导、村民自主、自我管理,在农民群众认定、讨论认可的基础上,采取“统规自建”方式,村民自荐推举产生村民议事代表,参与建设的全过程,组建“建房业主委员会”,从规划选址、旧房拆迁、划地安置到选择施工队伍、建房验收,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完全置于群众的监督下,由群众代表具体管理操作,政府组织服务队监督,严格按规划实施。
二是坚持市场运作降低投入成本。让资源转化成资本,将生活资料转变成生产资料,试行农房确权、农地质押贷款、小宗土地拍卖,多种渠道聚集建设资金,降低农民群众一次性投入压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BT建设模式”(即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政府,政府向投资方支分期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降低政府先期投入成本,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三是引进专业公司打造产业高端。引进锦绣天府公司投资5亿元发展旅游产业,建设商业街,集中农民群众空余房屋资源,对外招租,有选择性地引进餐饮、住宿、主题特色商品等经营商户入驻新村,带动了商业,繁荣了人气,增加农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又实现开发商与农民的互利互赢,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下乡,激活了农村资本市场。通过引入高端会所经营者发展主题会所,综合体内每天都有歌舞晚会和节目表演,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既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妷水活动,又带动旅游服务产业发展,助推了周边农副产品经营和吸纳就业。
三、高水平管理
借鉴城市社区的管理理念,创新机制,加强新农村综合体社会建设管理,提高农村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实行“区政合一”管理模式,设立白马关镇统筹城乡实验区管委会和管理中心,明确了责任主体,统一调度,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落地实施。同时,还在综合体内设立了交警、综合执法、秩序、绿化、保洁中队,按照城市化管理要求,同步推进综合体社会建设管理。
二是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坚持把创新农民培训机制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在综合体内建立了“新公民培训学校”,抓培训,提素质,助创业。开展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有能力的鼓励创业,有技术的安排就业,有资源的当好业主,增强了农民的自信心、归属感,实现了农民身份不变,生活品质提高,致富门路更广,引导群众融入到农村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中,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去年以来,综合体内农民群众接受培训的就达到1600人次。
三是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推行了“村民议事员制”、“幸福家园促进室”,形成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的基层民主议事新构架,变“替民作主”为“以民为主”,让.民主不仅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成立了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服务站,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服务站成员包片,分户走访,代办计生、就业等10余项民生事务,推进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了“民议、民决、民建、民管”,提高了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和谐城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