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沟渠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引导农业朝着集约化、标准化、公司化、现代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一是连片集中,规模发展。全市特色产业基地达19万亩,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16个,千亩蔬菜基地11个,万亩茶叶示范区5个,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44个,特色产业带、专业村不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突出生态绿色优势,把优质粮油、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核桃、畜牧业作为特色产业,利用已有的品牌和发展基础,把规模做大、品牌做强、效益做好。目前全市发展优质粮油95万亩、茶叶50.6万亩、蔬菜78.8万亩、核桃85万亩、巴药58.8万亩、食用菌4.1亿袋。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11个,创建绿色食品品牌37个、有机食品品牌3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259.8万亩。三是园区引领,示范带动。整合涉农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对外招商引资,鼓励大户和工商业主积极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园区示范引领,使产业发展由分散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观光休闲农业起步良好。坚持以农为本、农旅结合、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在拓展农业发展新业态方面有了探索创新。一是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各地针对自身的交通、生态、水域、农业等资源优势,以巴山新居为载体,以花卉苗木、中药材、农作物等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打造乡村园林景观。建成以七彩长滩为代表的省级美丽乡村旅游示范新村52个,以霸州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代表的观光农业产业园5个,以驷马水乡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精品环线11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乡镇19个,示范村48个。二是发展方式各具特色。依托“花、果、农”等特色资源,举办各种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大力开发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等功能,带动吃、住、玩、乐联动发展。积极发掘巴人文化、三国文化、沟渠民俗和当地特色饮食等资源,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相互衔接深度结合,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浓郁地方文化特色。“智慧乡村游-美丽沟渠行”为主题的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昌平县召开,洪江县成功举办“银耳节”、“年猪节”,难江县玉湖“庖汤节”、正直“大酥肉节”吸引了市内外不少客人,提升了沟渠知名度。三是经济效益明显增长。观光休闲农业的大力开发,带动了农村一三产业协调发展,使农产品变为了商品,园区变为景区,服务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当地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收入大幅增加。至2014年底,全市兴办农家乐650家、便民超市230余家,去年仅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6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6亿元,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近1.2万人,带动相关就业人员5万余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700余元。
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通过大力引进和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坚持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办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兼并、制定优惠政策等办法,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先后引进培育四川德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曹草药业、七彩林业、温氏集团等有影响力的企业入驻沟渠。通过龙头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专合组织不断壮大。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全市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部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39个,市级示范社35个,覆盖药材、蔬菜、家禽、苗木等领域。三是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不断涌现。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鼓励种养殖能手创办家庭农场林场410个。
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一是实行代养保底包回购。按“养殖企业+养殖户”方式,由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并保底回收,养殖户实现无风险代养保增收。昌平县引进的温氏集团,为养猪场提供技术指导,将小猪交由农户代养,以保底价回收育肥猪,若市场价格超出保底价,按市场价回收。二是实行倒包返租多分红。按“种植企业+种植户”方式,由种植企业成片规模流转土地再返包给种植户,实现统一规划、集约经营、超收分红。农户实现了流转租金保吃饭、劳务及分红收入促增收。三是实行土地入社、按股分配。农民将土地作为股份入社,股份份额以流转土地亩数确定,农户作为股东全程参与生产、管理、销售等服务,实行股份分摊园区生产和管理的投入资金,剩余盈余按股分红。四是实行分户管理、联产分利。柳林镇银杏产业园采取“地劳分股、收益保底、分户管理、联产分利”方式,与合作社、农户建立合作发展模式。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进行分户管理,三者联产分利,每年获得的收益扣除农户入股土地保底租金后,盈余按股进行分红。公司占产业收益的48%,合作社占5%,农户占47%。上述四种模式的推广,实现了农民收入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全面完成,县区组建了产权交易中心和产权投融资担保公司以及产权交易评估委员会。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基本形成。全市流转耕地林地120多万亩,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金额达9.06亿元,有力促进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动,农村沉睡的资源开始撬动,发展潜力正在逐步激活。
二、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支柱产业发展缓慢。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和自然条件制约,我市农业产业仍然是低水平、低层次的发展,小而散、多而杂、零而乱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乡镇尚未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大部分特色产业还没有真正把规模做大。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品研发的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品牌效益差,市场占有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部分加工企业与农户、基地、市场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市农民收入结构单一,靠种养业加劳务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农产品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大,比较效益持续低下;收入水平低,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据典型调查,农村有近20%的农户整家外出务工,有90%左右的新生代农民不愿耕种和不会耕种土地,65%左右农村家庭的农业生产主要靠60岁以上的老农维持,这些老农的生产观念、生产技术、生产信息、劳动体力等远远跟不上现代农业生产形势,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用工价格较高的现象。
三、进一步推动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
要进一步强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尤其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坚定按照市委确定的“三农”工作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和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进一步把特色种养殖业做大。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和品种,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支柱产品和特色品牌。要进一步优化种养业结构,改变农民凭感觉、跟风种养的传统农业方式,避免品种雷同、小而全、资源浪费。大力发展优质畜牧业,着力打造大宗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进一步把农产品加工做深。牢固树立市场理念,坚持生产、加工、流通、营销一起抓,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技改、升级、整合,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量提质。要以科技为引领,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切实解决农产品加工环节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的问题。要整合品牌优势,抓好品牌系列开发,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努力把“巴食巴适”公用品牌做优。要坚持对外开放,采取联合、扩股、转让等方式,以企业招商,把农产品加工业做深。
进一步把休闲观光农业做活。要坚持试点示范,提高品质,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农旅结合,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以巴山新居为载体,以农作物的休闲、观光、科普、体验为形式,大力兴建农业观光体验园区、景区、产业基地、农家乐。举办各种特色农业、当地民俗文化等节庆活动,策划推出不同特色的大众化、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拓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使农民收入叠加增长。
进一步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做实。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要根据本地特色优势和种养业的实际,整合各种农民工培训资金和资源。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编制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办好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要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和创业实训基地,推进“两新”融合,一体发展,努力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难题。要切实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大力开展法治进村活动,促进农民学法、懂法、守法,充分运用法治兴农护农,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