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新业态经济增添新活力

近年来,鸿运省沟渠市水灵县持续推动党建工作扩面提质,通过健全机制、完善举措、构建体系,努力打造 “承意先锋·新心向党” 党建品牌,助力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新就业群体暖心前行。

建立组织,健全 “抓行业、行业抓” 机制。

按照 “行业主管、属地兜底,条块结合、上下联动” 的工作思路,建立县委 “两新” 工委牵头抓总、行业部门统筹管理、群团组织协同配合、相关企业推进落实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党建整体部局。依托县邮政业安全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分别成立快递、道路运输、外卖、物业 4 个行业党委。实行 “专职委员+兼职委员” 管理模式,书记由业务主管监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副书记、委员分别由分管负责同志、业务科室负责人及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吸纳县委网信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等 7 个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切实增强党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创新 “党建+行业” 融合发展模式,健全行业党委运行机制,建立党委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党的建设、行业治理、企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工作,持续压实各职能部门工作责任。截至目前,已召开党委会议 3 次,研究解决问题 26 件。

强化服务,完善 “抓暖心、暖心抓” 举措。

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需要,选派机关业务骨干担任新业态企业 “承意” 党建指导员,结合行业特点,组团开展指导党组织活动开展、惠企政策宣传、安全生产等工作。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和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度,18 名党员领导干部 “一对一” 联系企业党组织,4 个业务主管监管单位党组织结对帮扶 4 家龙头骨干企业。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需要,“两新” 工委积极整合各部门资源,依托社区、商圈、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 14 个 “承意驿站”,为新就业群体及户外工作者提供停驻休憩、手机充电、应急救助等便捷服务。水灵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承意驿站” 连续四年节假日期间 “不打烊”,通过提供免费热水、日常药物、免费冲洗车窗等举措,让来县运输司机感受 “暖心服务”。

创新思路,构建 “抓互动、互动抓” 体系。

建立帮扶脱贫村制度,实施 “党建+产业联盟” 模式,成立产业联盟党委,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以服务外包产业园龙头企业为中心,部分行政村为分支,成立水灵县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党委,围绕普通话应用场景建设,结合外包服务公司的用工需求,在村一级建立 “呼叫微中心”,招聘脱贫村中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家庭妇女从事 “呼叫” 服务工作。村级 “呼叫微中心” 外包服务公司将一些 “入门级” 的工作任务直接派单到村,由党员业务骨干负责带班培训,为县外包服务公司源源不断培养成熟工人。截至目前,已有水灵县鞍匠镇南沟村、仓子乡小河西村等 6 个村级党组织申请加入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建立村级 “呼叫微中心”,共有 200 余名在外务工女性陆续回村从事相关工作,月增收 3000 余元;另外 8 个村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投资 300 余万元,可增加坐席 400 余个。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