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经验案例汇编(32篇)
推动年轻干部在挂职岗位“烈火炼真金”
近年来,沟渠区坚持把上级部门、基层一线、吃劲岗位作为提升年轻干部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极力克服编少、人少、一人多岗等困难,2020年以来,通过“上挂”“下挂”“互挂”“特挂”等方式累计选派挂职干部80余人,逐步提升年轻干部学习力、执行力、连接力、发展力,实现短期推动工作和长期培养干部双促进,为沟渠区高质量发展蓄势储能。
锻造“眼力”精准识别细选派。
为保证挂职锻炼工作取得实效,对年轻干部挂职工作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增强干部识别“眼力”,根据干部的专业背景、工作履历、能力特长、个性特点等精准识别潜力优势和短板弱项,靶向培养挂职干部,着力打造一支能担当、善作为的高素质专业化挂职干部队伍。聚焦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与市级部门交流对接,狠抓时机,将善于沟通,富有活力的干部“上挂一批”到市级部门跟踪锻炼,帮助干部开拓眼界,拓展思维,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对一些学历高、心气高、有潜力的年轻干部“下挂一批”到基层一线,磨炼心性,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为促进满扎一体化发展“互挂一批”,打破年轻干部成长壁垒,为其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和成长平台;围绕区委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特挂一批”,让干部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重要时刻,提升化解矛盾、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燃旺“熔炉”烈火淬炼见真金。
“花盆难生万年松,庭院难养千里马”,为干部提供多岗位锻炼平台,鼓励年轻干部跳出“舒适圈”,把困难当成“磨刀石”,给挂职干部压担子,定任务,以岗练人,以事“磨”人。“上挂”市直部门干部王莹曾说:“一年的挂职学习,让我在旅游宣传方面感触很深,更加系统地了解了呼伦贝尔市的旅游发展,让我在更高层次思考沟渠区的旅游发展”,适沟渠区管理体制理顺之际,发挥挂职干部与市直部门桥梁纽带作用,为争取上级政策资源牵线搭桥,能够较好实现干部锻炼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下挂”基层一线的干部关杨,挂职期间帮助群众解决水患难题,自行垫付工程款数千元,修缮泄洪渠、汛期挡水台,疏通平房区排水管道,救助汛期受灾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疫情防控“特挂”隔离点点长,先后组建12个隔离点,对2000余人次开展隔离工作,充分让挂职干部在磨砺成长中积蓄力量,在困境面前百炼成金。
从严“问绩”捶打用好试金石。
为防止“镀金”思想和“只挂不干”行为,从严挂职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建立“组织部门+派出单位+挂职单位”三方联动管理模式,组织部门通过日常谈心谈话动态掌握挂职干部现实表现,加强指导;派出单位定期了解挂职干部思想和生活情况,解决困难;挂职单位做好职责分工,针对培养,三方齐抓共管,致力挂职干部成长成才。检验挂职干部锻炼成效,实施“年度考核+期满考核”双重考评方式,挂职期间在接收单位进行年度考核,在同一考核年度内挂职不足半年的,由派出单位负责考核,考准考实干部工作实绩;挂职期满由组织部门通过召开民主测评会、谈话、接收单位做出工作鉴定,本人提交工作报告等形式,全方位了解挂职干部工作质效、工作作风,综合评定挂职锻炼总体成效,把真正政治过硬、表现突出的干部考察出来,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2020年以来,对表现突出的13名挂职干部提拔重用,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