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融合” 构建党员教育立体矩阵

今年以来,沟渠区紧紧围绕强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目标,创新党员干部教育方式,保障 “供应链”,延伸 “载体链”,拉紧 “作用链”,形成立体式 “教育矩阵”,有力促进全区党员干部教育 “提质增效”。

“联” 字贯穿,整合一线资源保障 “供应链”。

整合辖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提供优质的源头供给。层级联动。整合区直单位会议室,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商务楼宇、物业小区 “党建+邻里中心” 等 420 余个阵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区级、街道、社区、小区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开展红色物业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市级、区级累计创建 83 个示范点,切实用 “基层治理课堂” 为党员教育提供厚实的 “链核” 支撑。平台联抓。坚持 “线上+线下” 的模式,打造党员教育立体化 “学用矩阵”。积极与市组织部门、党校合作,加强课程库、典型库、案例库等数字资源库建设,开设线上培训 “云平台”,依托 “茅箭党建”“365 有服务” 等微信公众号和党建平台,及时发布工作动态、传播党建知识、宣传先进典型,先后推送党建信息 300 余期,方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 “充电补给”。线下从优秀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师资团,精心策划 “微党课大赛”,实现全区 1.06 万余名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机制联建。制发党员干部 9 类重点学习内容清单,创新 “支部主题党日+” 学习机制,以 “调训+选学” 双向互动模式,分级分层开展理论大宣讲、大学习。在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拔领导干部建立 “兼职教师人才库”,开展 “领导干部上讲台” 活动,邀请各级领导干部登台授课 150 余场次,占比达 95%。同时,通过 “科长讲堂”“普通干部讲堂”“书记讲堂”“小区讲堂” 等机制,构建区级有主线、各街有特色、社区有活力的党员学习强大磁场。

“实” 字为要,推动多网集成延伸 “载体链”。

按照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扎实开展 “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 等多项提能工程,构建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教育载体。“千评万讲” 展思路。创新开展 “千名干部讲业务万名群众评成效” 活动,将全区 78 家单位划分为 4 大类,每两周随机滚动抽取部分干部,参与集中录制,围绕工作如何创新出彩,谈打算、谈体会、谈做法,定期邀请区级领导、辖区 “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对干部讲谈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倒逼党员干部吃透政策、摸清底数、争先进位。“党务讲堂” 提能力。创新举办线上 “党务讲堂” 专题培训,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组建包含 48 个主讲人、课件时长共计 60 小时的党员教育资源库,以 “全区集中学+基层党组织点单学” 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党员教育学习全覆盖。“流动党校” 扩视野。抢抓北京大兴茅箭对口协作和与浙江新昌县缔结友好城市机遇,将 “流动党校” 搬到了首都、浙江、深圳等发达地区,围绕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数字经济时代的逻辑重构与思维创新等内容,先后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优秀干部赴大兴区委党校、浙江大学、深圳经理进修学院等地开展外训班 8 期,培训 374 人次,让党员干部在 “流动党校” 教育培训中开阔眼界、增长本领。

“干” 字当先,狠抓实践锻炼拉紧 “作用链”。

把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打造实境 “练兵场”,将党员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 “两榜四法”。创新打造 “两榜四法” 系统性激励教育管理举措,实施 “三重” 工作 “红黑榜” 办法和 “重点工作正负项积分管理办法”“重点工作落实不力处置办法”,坚持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区委重点工作一线锤炼干部,通过过程化闭环管理、跟进动态监督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比拼赶超、奋勇争先。开展 “五亮五共”。注重发挥 “五亮五共” 工作的杠杆作用,全区 66 个机关企事业单位 1200 余名党员干部全覆盖下沉 353 个物业小区,通过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常态化开展 “我为小区办实事,聚力民生谋幸福” 等活动,推动下沉党员和小区治理高效融合。截至目前,全区党员干部领办实事 6700 余件,解决矛盾纠纷、环境卫生整治等基层社会治理问题 100 余个。深化 “企企走到”。聚焦营商环境,组建 “红色店小二” 队伍,深入开展 “企企走到” 活动,全区 413 名科级干部包联服务 331 家企业 (项目),积极宣讲政策,提振企业信心,倾听化解难题,助推企业提能,今年上半年全区 20 余家企业拟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 余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