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发力” 点燃党员教育新引擎

近年来,鸿运省水灵县紧盯党员教育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把党员教育作为提升党员整体素质的重要抓手,致力探索和改进党员教育新路径,不断优化方式、丰富形式、创新载体,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讲” 提升课堂讲座 “感染力”。

一是先进人物 “示范讲”。组织 50 余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乡村振兴 “担当作为好支书”、xx 好人等各类 “评优选树” 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现身说法,推动形成以先进带动整体的良好氛围。二是本土师资 “深入讲”。充分运用老党员、红军后代、致富能人等本土师资力量,围绕本土历史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举办 “xx 故事会”“xx 历史大家学” 等微课堂 122 次,促使党员群众结合实际学、深入思考学。三是宣讲团队 “上门讲”。从领导干部、党史工作人员、学校教师等人员中择优聘请 53 名藏汉 “双语” 兼职巡回宣讲团队,结合 “两联一进”“户户访、人人忙” 群众工作全覆盖实践活动,分片区成立 5 个 “红色喇叭” 宣讲分队,共巡回宣讲 300 余场次,确保无死角全覆盖。

“三学” 深化教育培训 “吸引力”。

一是云端课堂 “随时学”。充分发挥新媒体快速便捷、受众广泛的优势,开设云端课堂,通过 “微 xx”“智慧 xx” 等 APP 丰富学习方式,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充分发挥 “线上阵地” 主体作用;利用 122 个远程教育站点功能,适时推送政策法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实用内容。二是实景课堂 “立体学”。开设 “体验红军生活,感悟长征精神” 实景体验课堂,提炼打造 “红色土司安登榜”“木牌借据” 等实景教学案例,把 “穿红军衣、走红军路、吃红军饭、尝红军苦” 纳入党员培训必学内容。三是红色课堂 “重点学”。结合实际开设 《红军长征在阿坝》《红军长征在 xx》 等红色课程;规划 “红色教育 xx 环线” 精品教学线路,串联激活塔坪山战斗遗址等 20 余处红色资源,优化红色教育网络布局。

“三比” 增强成果转化 “牵引力”。

一是在急难险重一线 “比担当”。先后选派 1000 余名党员干部到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经风雨、壮筋骨,重点看党员干部是否 “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细化负面清单 9 项。二是在服务群众一线 “比作风”。结合 “两联一进” 群众工作全覆盖,统筹 6000 余名党员联系结对 17 个乡镇、122 个村 (社区) 群众,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重点看党员干部是否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否真正融入群众。三是在乡村振兴一线 “比业绩”。实施 “振兴一线党旗红、担当实干建新功” 行动,选派 365 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农技员等赴乡村振兴一线服务群众,重点看村容村貌是否有变化,产业发展是否有方法、有思路等,推动成果转化有力有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