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网络,有删改。
《大捷》是一部摒弃了“神剧”审美,反应了最不受重视,但是却极为庞大的一个抗战群体——“杂牌军”的战争电影,在豆瓣和IMDB上评分极高,值得推荐。
这部上映于1995年的抗战题材电影,在豆瓣上取得了8.7分的高分,在IMDb更是取得了9.2分的高分(这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已经是一个很高很高的分数了),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原因无它——尽最大努力写实而已。
本片的主角们由雷恪生老师为主的一众“老戏骨”当但(演技杠杠滴),您可能不熟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饰演过的角色却一定能给您留下很深刻的印象。(ps:,本剧原著小说的作者与《人民的名义》原作者是同一人——周梅森先生)
一、仓促上阵的炮灰团
本剧的主人公们,原是一个名为“卸甲甸”的小城里与世无争的居民,他们因为不堪忍受军纪败坏的国军驻军(一个炮营)的骚扰,而对其发动了进攻(趁夜突袭了一下,没有全歼,并且还释放了国军的伤员及俘虏),为了弥补国军的兵员损失,整个县城的1800多名老少爷们就被强行编组成了一个团,拉上了抗日前线。
他们的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路军新三团,一个听上去就是”炮灰“的番号。
普遍没有文化,又没有过从军经历的新三团战士,就这样被推上了马鞍山防线,下岗子村的前沿阵地。新三团背后的阵地是隶属于正规军1761团的防区,他们身前要面对的敌人,则是来势汹汹的两万多日伪军(按小说中描述),被摆在一线的他们究竟肩负着什么样的任务呢?在来袭日军同正规国军接战之前,用自己的生命消耗一下日军的锐气,仅此而已。
即使是像战地救护这样的普通军事技能,对于这些刚刚放下锄头扛起枪的壮丁战士来说,也属于明显的“超纲范畴”既不懂修筑又没有力气的战士,所挖出的战壕就只能是这个质量了……《大捷》中的这些描写并非对当时国军战士的有意丑化,而是彼时我国能拉上阵去同日军拼消耗,求胜利的大部分战士确实如此。
在当时国府自己所做的统计当中,正规预备役、国民兵等现代国防体系所必须的后备力量皆为空白,国家的动员体系是如此现状,还能指望临时上阵的战士们能发挥出怎样的战斗力呢?
二、想跟鬼子拼命?谁给你这机会啊
除去对国军战士们的写实描写,在本剧当中,导演对侵华日军的作战方式也做出了比较写实的描述,简单概括一下就是“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如此往复,周而复始,直到把阵地上绝大部分的中国士兵耗到意志崩溃,或是被炸死为止。
在一般的抗战题材作品当中,日军士兵退掉子弹,拔出战刀,冲上前沿阵地,与我军战士展开肉搏格斗的画面一直是需要大篇幅表现的“重头戏”(恐怕在一些神剧导演眼中,只有这样才能给“手撕鬼子”创作出可能性吧)。
而在电影《大捷》当中,却几乎没有这样的戏码,甚至连日伪军的镜头也很少出现。他们每每出现,也会选择在一定距离上同国军交战,摸清了新三团的基本火力配置,随即撤退,不到火候,绝不冲锋。
如果仔细观看《大捷》中日军炮击时的长镜头就会发现,这些炸点的走向全部是从国军前沿阵地向纵深阵地延伸的,也正是通过这些炸点,该剧组向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日军在实施炮火准备时的“徐进弹幕”。
在掌握优势炮火的情况下,谁会冲上来拿人命跟你对等的玩刀呢?看懂了这一段,也就看懂了一个弱国用填人命的方式去抗击一个强国的无奈与艰辛。
三、中国人的帐,中国人关起门来自己算
作为炮灰的新三团在下岗子村伤亡惨重,精疲力尽之后,终于支持不住开始向后撤退。但是在回撤的路上,他们却惊讶的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是被送上绝地往死里坑的。他们突袭国军炮营的事情并没有被原谅,从一开始他们就是上峰眼中的“异己”。在自己身后上岗子村阵地上的正规军1761团早已得到了命令,将他们堵死在下岗子阵地上,逼他们流尽最后一滴血,借日军之手消灭之。
前有日伪军重压,后有己方正规军火力封锁,在前后左右都是一个死字的情况下,这些已成炮灰弃子的杂牌们会作何选择呢?
他们枪毙了前来劝降的汉奸,又继续回到阵地上同日军血拼到全团几乎伤亡殆尽(1800人满编,200伤兵生还,弹药几无),在这种情况下,团长段仁义(原卸甲甸县长)宣布解散新三团让残存的弟兄们各自逃生……
最后逃出生天,活下来的新三团军官在长官为他们举行的授勋典礼上,对出卖自己的长官打出了复仇的子弹,中国人的账,中国人关起门来自己算。
那个年代不同派系的军人们,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放下各自的恩仇,携手走向战场的吧。在抗战结束后的统计当中,杂牌军中的殉国将领占到了国民革命军牺牲将领总数的六成以上,他们不该被忘记。
抗日神剧,成本低,审核又快,投资回报快。
@微型电磁泵: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