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鲁丽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住本土思想启蒙学派 “**学派” 所倡导的 “百姓日用即道” 与党的创新理论契合点,坚持理论宣传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以新思想 “入心工程” 为抓手,积极放大全国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百姓名嘴” 品牌效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百姓日用、浸润百姓心田,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拥护 “两个确立”、做到 “两个维护”。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坚持分层分类分级,壮大 “百姓名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市坚持 “百姓名嘴来自百姓”,常年通过基层 “海选” 方式,层层选拔讲政治、思想活、形象好、表达灵、有技艺的各类宣讲人才,每年举办 “百姓名嘴” 风采展示活动,挖掘更多民间宣讲力量,推进理论宣讲人才 “培育+孵化”,不断建好用好 “百姓名嘴” 队伍,切实解决好 “谁来讲” 的问题。组建骨干队伍,以市级 “百姓名嘴” 宣讲团为统领,构建由*个市级宣讲团、*个市 (区) 级宣讲团、多个特色宣讲团及遍布城乡的志愿宣讲队组成的 “*+*+N” 理论宣讲联合体,组成各级各类宣讲团 (队)***个、共有各类 “百姓名嘴” 宣讲骨干****人,打造上下联动、结构优化、全域共建的宣讲人才高地。壮大专家队伍,建立完善 “理论名家、阐释名评、思政名师、宣讲名嘴、文艺名团、传播名导”“六名” 人才体系,深入推进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部) 开展结对共建,在共建共享中深化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宣传教育。健全理论专家挂钩联系指导制度,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 “百姓名嘴” 工作室等阵地,推动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用好特色队伍,坚持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发挥 “靖听理响”“理上心来”“堰之有理” 等地方特色宣讲品牌独特作用,充分调动 “企业家宣讲团”、“小板凳” 宣讲队等积极性主动性,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群众身边。

坚持因时因势因需,聚焦 “百姓关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宣讲只有着力找准 “群众需要什么” 与 “我们想讲什么” 的结合点,把讲道理和讲故事、讲 “国之大者” 和讲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市坚持推动宣讲内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理论宣讲紧紧贴近群众,不空洞、不乏味,切实解决好 “讲什么” 的问题。坚持因时而讲,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 “七进” 工作,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等,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场宣讲****余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紧跟总书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开展 “习语共鸣” 千场读书沙龙,党员干部群众纷纷参与我来读、我来讲、我分享等活动。用好思政老师、青年党员、手语老师等,组织 “‘大先生’ 专题报告会”、“闪亮的星” 青年宣讲、“无声课堂” 等活动,面向大学生、青少年、听障人士等群体深入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因势而讲,契合广大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关切,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本地各项事业发展实践相结合,与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身边事相结合,开展 “贯彻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主题宣讲,深化 “千名书记带头讲、千名模范现身讲、万名志愿者身边讲” 活动,推动各类基层宣讲、特色宣讲既可以上得了大讲堂,也能站得稳小课堂,还能传进 “大喇叭”,深入浅出地把形势讲清楚、政策讲透彻、道理讲明白。坚持因需而讲,从满足群众需求入手,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关注党员干部、青年群体和 “一老一小” 等对象,组建 “**、**后” 泰青春理论宣讲团、“银发生辉” 宣讲团等,举办 “新思想•我来讲”“马克思主义•青年说” 等系列活动,既回答 “怎么看”、又讲清 “怎么办”,既 “解扣子”、又 “指路子”,引导人们走进理论深处、感受思想温度。建立微党课进企业、微宣讲进村社、微阅读进网格、微故事进家庭、微宣传进网络的 “五微五进” 工作法,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实现理论宣讲 “不断档、不掉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 “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

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讲出 “百姓味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市根据基层实际和群众接受特点,创新理论宣传方式和话语表达形式,强化全媒体传播、互动化宣讲、沉浸式体验,着力让理论传播更加鲜活、生动、可爱,切实解决好 “怎么讲” 的问题。注重数智赋能。强化互联网思维,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朋友圈、工作圈、生活圈。突出个性化创作、可视化呈现,发动基层宣传委员、理论名师、“正能量网红” 等探索直播宣讲,打造 “及时语” 等足不出户、实时答疑、指尖互动的人气理论直播间,组织线上直播***多场;开发 “乐学**” 微信小程序,打造 “流动有声图书馆”,制作 “理入人心” 系列宣讲视频、动漫 “银小杏讲理论” 等新媒体产品,推出一批破圈传播、跨界体验的 “刷屏” 理论精品,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达指尖、呈现眼前、传到耳边、沁润心田。注重双向互动。深入开展 “道理说进你心里” 互动理论宣讲活动,通过讲理论—思与悟—解疑惑—见成果等环节,活动现场发放 《宣讲反馈表》,针对 “今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我还有哪些道理没弄明白”“我还想了解哪些理论” 等,广泛征求听众反响和疑惑,并予以现场解答。广泛公布 “道理说进你心里” 解答邮箱、“泰响理” 微信公众号与热线电话,持续收集听众理论困惑,并组织理论骨干予以一对一解答,直到群众真正学懂弄通为止。注重情景交融,致力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积极探索 “理论+故事”“理论+文学”“理论+艺术” 等形式,让理论宣传有 “形” 更有 “效”、出 “新” 更入 “心”。用好 “理论+故事”,推出 “火红旗帜” 等红色学习打卡线路,集成 “*次参观学习、*场理论宣讲、*次现场感悟”“三个*” 沉浸式教育,让群众在红色故事熏陶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广泛开展 “红色故事大家讲、红色经典大家读、红色歌曲大合唱、红色足迹大寻访、红色基因大传承、红色氛围大营造”“六个一” 红色宣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用好 “理论+文学”,推出以人气老字号商业街命名的 “坡子街” 大众读写平台,创造了 “人民” 自己来写 “人民” 的文学现象。“坡子街” 用接地气、树正气的凡人故事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宣讲团”,一个个鲜活可感的凡人小事直击内心,让读者产生极强融入感,既育自己、又化他人,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用好 “理论+艺术”,以板桥道情、茅山号子、快板说唱等文艺形式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文艺精品党课,创排淮剧 《杨根思》、锡剧 《红梅花儿开》、京剧 《梅兰芳•蓄须记》 等精品剧目,深入高校、军分区、城乡基层等开展巡演。

坚持解惑解难解渴,凝聚 “百姓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理论宣传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理论大众化通俗化,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近年来,**市坚持牢牢扎根全市****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所、站),广泛开展 “你呼我应” 为民 “双解” 行动,既解思想困惑,又解实际难题,更解发展渴求,不断提升理论宣讲吸引力、为民服务实效力、凝聚干群向心力,切实解决好从 “讲得好” 到 “干得好” 的问题。致力思想上共振,“你惑我解” 把 “道理说进你心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所、站) 设立群众诉求征集箱,汇总群众对形势政策的疑惑诉求。深入开展*.*万余场 “你惑我解” 基层微宣讲,契合百姓需求、回应群众关切,把宣传教育群众同服务引导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滋有味、贴近贴心,让百姓在 “日用而不觉” 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致力情感上共鸣,“你难我解” 把 “实事办到心坎上”。扎实开展 “你难我解” 志愿服务活动,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宣讲阵地设置 “你呼我应” 群众问题意见建议箱,公布民生问题征集小程序二维码,发布项目清单和责任单位、责任人,把 “等群众上门” 变为 “送服务上门”,将群众 “心愿清单” 变成 “履职清单”。致力行动上共进,“你呼我应” 把 “民心民力聚起来”。构建 “你呼我应” 工作闭环机制,更好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大力推行 “五单五心” 工作法,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次,通过群众 “点单” 知民心、平台 “派单” 贴民心、部门 “接单” 应民心、组织 “晒单” 暖民心、群众 “评单” 畅民心,着力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工作闭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社会营造 “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的浓厚氛围,持续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