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生活和工作,看了某些方面的书,看到有些数据,我简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政治专家 (我的理解就是那些高校的行政人员,而且是当官的),不知道在干啥,写书嘛还是要严谨些,如果胡编乱造就出书的话,对大家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过非常遗憾的,目前为了评职称,很多所谓的教授,博导,作出的著作简直让人贻笑大方了,诸君请看下面的数据。

   1. 某书 (这本书还有些名气) 的 59 页,有这样一句话,“ 在我国的高考阶段,大批的学生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无情竞争中被淘汰,只有极小比例 (大约 7%-8%) 的学生能够幸运地以较高分数进入高等学府”。注释一下,这本书是 2006 年出版的而且这本书是编的 (大家知道图书著作分为编,编著,著, 编就是东抄抄, 西抄抄,编著就是编一半抄一半,著作就是完全的个人东西,注意,这些都说的是理论上的东西,实际中,中国比这个标准低多了) 可见这本书的最多的数据收集时间在 2004 年,我们看看 2004 年的相关数据.

点击查看原图

       搞笑了吧,只有极小比例 (大约 7%-8%) 简直就是屁话,糊涂透顶,不知道抄袭那本书上的,还引用 10 年前的数据,笑死人了。

2.   第 72 页," 如今大学的管理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由于学生没有统一的教室、没有统一的课程而造成的班级日趋松散化",真是杯具了,哪个大学有这样的情况,统一的教室,统一的课程,提出这样观点的老师,不觉得很荒谬,为了所谓的管理就把课程开成一样,是高中吧,小学吧,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不是我说这些编者,一些看起来有道理,但觉得很荒谬的观点,弄到这样的书籍上来,不觉得幼稚吗? 谁都知道,大学各个不同的专业,开课大多不一样的,如果是一样,还分什么专业啊?虽然现在有通识教育的说法,但也不是完全的不差别吧,还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室,我看改成统一的人算了,统一的男人或者统一的女人,这样多好啊,谁跟谁也分不清楚,多方便啊。

3.79 页,这些属于非正式制度 (比如同学拿了奖学金要主动捐出其中的 10% 作为班费支持班级建设),看看这些专家给出的建议,实在是找骂,哦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不知道这些建议是怎么写出来的,让人贻笑大方

    

   这本书是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其主编是复旦大学的某 dang 的领导人,副主编也全是复旦大学行政领导,编委包括中国一些有名大学的学生工作处处长、d 委书记,不是要去行政化,可怜的中国大学,这样下去,大学将不是大学, 吾辈悲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