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 XXX 主任及各位领导:
你们翻山越岭来到最高最远的 XX 乡视察调研,对我们来说既是鼓舞,也受鞭策,既增压力,更添动力。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此,我就 XX 的基本乡情及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敬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 乡位于 XX 县北部山区,米仓山南麓,界于“ 两省四县七乡” 交汇处,距县城 100 公里,幅员面积 143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 2088 米,耕地面积 15000 亩。全乡辖 8 个村 48 个村民小组和两家国营林场,总户数 1663 户,总人口 7196 人,其中农业人口 6508 人。
二、发展成效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干果大市场。现有核桃 18 万株,板栗 43 万株,核桃、板栗、向日葵平均年产量分别达到 40 万斤、60 万斤、50 万斤,实现销售收入 450 万元,人均收入达 690 元以上。旱粮是保障。马玲薯产量达 3000 万斤,年均外销达 1500 万斤,销售收入达 900 万元;玉米产量达 620 万斤。畜牧有品牌。“XX 黄牛”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载入了世界牛种名录,现存栏 3200 头。生态猪、生态鸡饲养量分别达 8200 头、3.5 万只,畜牧业销售收入实现 410 万元。野生食品有潜力。年采集竹笋 15 万斤,荃菜 2 万斤,猕猴桃 2 万斤,山菌 3 万斤,松籽 60 万斤,销售收入达 1000 万元以上。劳务输出见成效。常年向外输出劳力 2000 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800 万元。
另外,XX 于 2004 年 12 月被批准为“ 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 8 万余亩,其中原始森林 3 万余亩;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HONGJUN文化厚重,“XX 战役遗址”、“ 将军树”、“LIXIANNIAN 骨灰撒放区纪念碑” 等HONGJUN文物均历历在目,旅游经济收入逐年递增。
(二)、扶贫连片开发成效显著。在实施扶贫连片开发项目中我们坚持:一是产业为本。抓温饱产业,重点抓好马铃薯种源基地 (10000 亩)、玉米丰产示范片 (5000 亩) 和农户庭院经济三大建设;抓增收产业,重点抓好核桃标准化生产 (完成核桃低改、新建示范园区 1000 亩)、XX 黄牛和生猪养殖 (规模翻一番)。二是基础先行。修路 (打通空临路 XX 段 5.9㎞,改造 XX 坝内环线路 10㎞, 新增农户便民路 10㎞),治水 (新增水窖 300 口,技改场镇人饮工程),办电 (完成户户通电工程,改陕电为川电,实现同网同价),改环境 (建沼气、改圈舍、改厕所、改厨房、改危房)。三是素质并重。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强化环境整治,加强法制教育,培训实用技术,弘扬孝道文化。
(三)、“ 解四难” 取得实效。全乡 8 个村通公路,通车里程 58 公里,其中水泥路 11 公里,康奈路 35 公里,四级泥碎路 14 公里;建小水窖 256 口,联户供水工程 89 处,场镇供水站 1 处,引水主管长 14.8 公里;建移动基站 3 个、联通基站 1 个、“ 大灵通” 基站 1 座,信号覆盖率达 95%,移动电话普及率 80%;通光纤电视率 37%,“ 村村通” 电视普及率 100%;建学生宿舍楼 1 栋,新建和改建村小学 4 所,全面兑现“ 两免一补”,中小学生入学率达 100%;改造乡卫生院住院部 800 平方米,添置医疗卫生设施 12 万元,新建和改建村卫生站 4 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9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 1300 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 644 人,城镇低保人数 22 人。2010 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 283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382 元,年末居民存款余额 2000 万元。
三、20XX 年工作安排
我们立足实际,确定了“ 推进一个升级、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的目标。
(一)、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升级。完成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片 10000 亩,新建原种繁殖“ 网室”2 万平方米,建原原种、原种繁殖园区和一级脱毒薯实验区 325 亩,引进试验品种 23 个,注册 XX 马铃薯商标,拟采取股份制或设立二级开发商的方式,实现马铃薯产、供、销一体化生产, 完成 XX 马铃薯科研所办公楼建设,配套建储存库房 600 平方米。筹建马铃薯收挖现场观摩会,扩大 XX 马铃薯种源基地的影响力。
(二)、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1、做好乡村规划。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 50 万元,完成 XX 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地段控制性规划并实施。
2、构建交通网络。完成 XXXXX 段水泥路硬化,打通 XXX 出境泥碎路,实现 XXX 出境路和境内村道公路、景区公路立项。
3、培育骨干产业。打造“ 三个万亩” 基地。万亩马铃薯种源基地,万亩干果基地和万亩高山蔬菜基地。
4、发展生态林业。落实好全民义务植树和护林防火的责任制度,实施好退耕还林政策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大绿化进程。
5、兴建饮水工程。完成场镇万吨蓄水池建设,实施户建水窖工程,实现 50% 户户平一口 20 立方米水窖,启动中坝、龙池排洪渠建设项目。
6、发展基础教育。全面兑现“ 两免一补”,争取一批校舍改造项目,筹建“XX 农民培训中心”,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 10 期以上。
7、强化医疗卫生。完成全乡村级卫生站建设,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8、建设乡域文化。巩固 XX“ 坝坝舞” 成果,积极筹建民间歌舞团,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培训 200 名以上农村适用技术能手,组织一次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知识青年外出考察学习。
四、请求解决的问题
1、水源缺乏。乡场镇仅有一处取水点,距场镇 15 公里,管道线长坡大,倒洪承压问题严重,季节性、区域性缺水十分明显。农村饮用水全靠天落水,枯水季节部分农户到数十公里找水,艰辛无比。
2、交通制约。目前仅 1 条 4.5 米宽的通乡水泥路,坡陡、湾急路窄,仍有 14 个农业合作社不通公路。与相邻的陕西省西乡县大河镇、南郑县福成乡仅有几公里道路未连接通,致使 XX 成为交通死角。
3、乡村旅游起步艰难。交通闭塞,水源奇缺,经济基础差,群众观念滞后,贫困程度深,导致乡村旅游起步艰难,招商引资难度大。
近年来,在市、县委、政府的殷切关怀下,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紧抓机遇、迎难攻坚、苦干实干,力争以更快的速度甩掉穷帽子、奔上富裕路。
晕.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