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工程伦理学发展历史
一向来工程伦理的问题就存在于工程学这古老学科中, 在中国历史中工程和风水的结合,就是工程伦理最初的思想。而天时、地利、人和还是工程伦理的最高纲领。但作为一个学科领域, 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历史还是比较短的。而且是在西方先比较系统的发展的。西方工程伦理的发展历史,可以将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00 年以前,工程学的发展和教育与伦理学的研究是两个没有交叉的轨道,在工程学教育中几乎没有伦理的考虑,我们称此期间为前工程伦理时代;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五十年代,核武器毁灭人类的威力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导致工程伦理思想观念的出现,我们认为此期间是工程伦理的孕育时代;第三阶段,20 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工程的发展壮大,工程和社会的许多矛盾也暴露出来,人们开始关注工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工程伦理问题成为其中的热门话题,这我们称为工程伦理学的出现阶段;第四阶段是 20 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工程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走进了高等学校,并且实现了建制化的过程,我们称此期间是工程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时代。以下是工程伦理发展历史过程的简述。
1.20 世纪初-二战
工程伦理学的历史在西方,工程师对伦理的关注与工程专业的出现一样的早。在 20 世纪初期,刚刚成立不久的工程师专业学会就通过起草伦理准则正式表达了对工程伦理的关注。例如,1912 年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 (即后来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的前身)、1914 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ASCE) 都制定了自己的伦理准则。不过,用现在的标准看,当时的工程伦理学是比较狭窄的,通常不过是指工程师专业学会起草或宣传以伦理准则、方针和观点为形式的官方规定而已。
2. 二战——1947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职业工作的巨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他们工作的后果的两面性也更加突出,为社会所认识: 他们既可以制造屠杀无辜的犹太人的毒气室和威力巨大的杀人武器,也可以重建被战争毁坏的家园,通过水利工程和化肥提高粮食产量消除饥饿。这样的历史背景激发起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伦理意识,例如美国科学家联盟和 《美国科学家通信》。20 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核武器毁灭全人类的威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消耗,商业企业只图自己赢利而置用户和消费者的权益于不顾,对所有这些问题的关注,导致了欧美国家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爆发了反对核武器和保卫和平运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现了消费者运动和环境运动,从而激发了工程师对工程为之服务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的商业目标提出挑战。这种挑战与关注民主价值的民权运动相结合,促使新的工程伦理观念出现了。
3.1947 年-70 年代
在美国,这种转变的种子是 1947 年播下的,这一年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 (ECPD,即后来的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 ABET 的前身) 起草了第一个跨学科的工程伦理准则,它要求工程师 “使自己对公共福利感兴趣”。1963 年和 1974 年的两次修改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要求。现在该伦理准则的 “四项基本原则” 中的第一条就要求工程师利用 “其知识和技能促进人类福利”,其七条 “基本守则” 中的第一条就规定,“工程师应当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4.70 年代末以后
作为深入研究的学科或领域,工程伦理学只是到了 20 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后,才引起工程师和其它学术领域的成员的系统关注,工程伦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领域的地位终于得以确立。
美国工程伦理学现状:20 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美国负责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 (ABET) 一直要求,凡欲通过鉴定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的内容。1996 年开始,美国注册工程师的 “工程基础” 考试也包括工程伦理问题。由于工程学会与工程学校、工程师与哲学家的共同努力,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在美国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工程伦理学的学科地位得以巩固。
标志性事件
美国学者 R ∙Baum 承担的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和国家人文基金 (NEH) 资助的 “哲学与工程伦理学”1978-1980 年间国家项目,开始奠定了工程伦理学作为涉及哲学、工程学、社会科学、法律和管理科学的 “跨学科性学科” 地位的基础。
1980 年,在美国 Rensselaer 工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跨学科会议。
1980 年,第一本关于工程伦理学的学术书目由 Ladenson 等人在伊利诺斯工学院出版
A Selecte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Professional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ngineering
1981 年,第一本重视工程伦理学文章的跨学科刊物 《商业及职业伦理学杂志》 创刊。自从 20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工程杂志中讨论伦理学问题也越来越普遍了。
我国的工程伦理学研究:我国工程伦理学研究大致也是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而且主要是在:技术伦理学、特别是科学技术伦理学的大体系中进行的。现有的研究与工程有关的伦理问题的著作看,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 工程师之间以及工程师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工程目标的评价问题,大工程项目 (如三峡工程) 所涉及的利益公平问题,生态伦理,以及生物工程、基因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等具体高新技术领域里新出现的伦理问题的研究等。但是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工程伦理学的研究还是很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