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5.1 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

一、工程伦理研究在国内还很薄弱, 一些学者考察了工程伦理的理论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张秀华认为, 由工程师职业伦理和环境伦理组成的工程伦理学表明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不仅要对人类负责, 还必须对自然和环境负责。作为当代哲学的生存论不仅构成了工程伦理的出发点, 而且它本身也是工程伦理的哲学基础。中国科学院张恒力认为, 中国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工程的境域特点, 在关注工程师伦理的基础上, 通过提升工程活动中其他活动主体的伦理道德, 真正做到工程伦理理论与中国工程境域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我国,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关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并且对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引进和吸收。但是就目前而言,对该领域的研究及对国外相关研究的理解和借鉴基本上限于表层。相对来说,我国学者对美国工程伦理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工程伦理 理论中的共识性原则和规范体系。对于这些原则与规范的形成背景、被确立的理由、在具体应用中的策略,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却少有提及。 伦理原则与规范是在特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中,人的伦理观念存在着一定的细微差异,在常规条件下,这种细微差异通过实践的磨合不会产生太大的冲突,但是在极端条件下,却会出翌沟通的困难和理解的偏差,从而造成产重的价值冲突。因此,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绝对的、普遍共识性的伦理原则与规范体系是不存在的。只靠引进和应用一种工程伦理原则与规范体系来解决我们背景中的工程伦理问题是不充分的。

浙江大学潘磊从工程伦理研究、工程教育鉴定制度以及工程社团章程三方面介绍了工程伦理在美国兴起的历史, 认为美国工程伦理已步入建制化阶段。浙江大学王伟勤介绍了工程伦理在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发展状况。清华大学苏俊斌在考察中国 15 项注册工程师制度的有关条款以及 45 家重要工程组织的章程之后, 认为在中国注册工程师制度中政府已经有意识引导建立中国工程师伦理规范, 但中国至今没有出现具有工程职业特征的工程社团伦理章程。不过, 他认为, 工程伦理将会得到包括工程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重视, 并最终表现为工程职业团体的自觉。

二、中国工程伦理事业展望

浙江大学丛杭青展望了工程伦理职业化建设。他认为, 社会的进步即表现为职业化, 工程

职业化的过程包含以下三方面: 第一, 职业人员的教育, 即工程教育与鉴定制度和注册工程师

制度; 第二, 职业人员的职业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建立; 第三, 职业人员的自我管理, 即工程

职业社团与社团章程。他提出, 应借鉴国外的经验, 将工程伦理的内容纳入工程教育鉴定制度

和注册工程师制度中, 首先解决工程伦理在制度层面上的合法性问题; 然后解决合理性问题,

即工程伦理学如何成为工程教育的一部分。在前制度阶段, 国内工程伦理教学与研究将面临

诸多困难, 应从 “自上而下” 与 “自下而上” 两个方面推动中国工程伦理事业的发展。

5.2 发展趋势 (绿色工程—工程发展的新方向)

    为了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让工程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和自然相融合,工程伦理的发展方向是不但要对人负责还要对自然和环境负责。这就要发展绿色工程,特别是在公共工程中,比如政府部门投资的学校、公园、医院、公路、铁路、港口、水库、水利设施等以及政府修建各类办公场所等。都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减少对海洋、河流、森林、湿地绿地、野生动植物等的破坏和影响。这需要很多与时具进的人文思想、环保意识和高新技术的支持。反过来,对自然环境负责也是对人类的负责,也是为了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和和谐,只有当物种保持多样化、森林保持茂盛、水资源保持干净、空气保持清新等才对人类的生存及心身的健康有很大的利益及好处。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工程是人类工程发展的新方向。

[1] 唐丽. 美国工程伦理研究 [M], 辽宁: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2] 肖平. 工程伦理学 [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 陈万求, 林慧岳 工程技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 [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19(6):32
[4] 周礼文, 龙则霖 论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 [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12(2):27-29 )
[5] 李伟侠 技术伦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拉普技术伦理思想研究 [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4):24)
[6] 贝里斯,米切尔 职业伦理学 [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89,91-94
[7]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570.htm[EB/OL]   检索时间 2009-09-08
[8] 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灾难 http://www.aerospaceweb.org/question/investigations/q0122.shtml[EB/OL]
[9] (美) 查尔斯.E. 哈里斯, 迈克尔.S. 普理查德 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 [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0]〔美) 卡尔•米切姆 技术哲学概论 [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1]2009 年前 8 月国内汽车部分召回事件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903/10443043425.shtml [EB/OL]   检索时间 2009-09-11
[12] 王德彦 论知情同意的本质及其要素, 中国医学伦理学 [J]  2001,5
[13] 什么是技术转移 http://www.shenmeshi.com/Science/Science_20070529231541.html [EB/OL] 检索时间 2009-09-11 
[14]Peter B Heller,Technology transfer and human values : concepts, applications, cases[M].Lanham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5.
[15] 李世新. 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 [D]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6](美) 查尔斯.E. 哈里斯,迈克尔.S. 普理查德. 程伦理概念和案例 [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96
[17]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09/08/30/010549085.shtml[EB/OL]
[18]Charles E.Harris,Jr.etc:Engineering Ethics:Concepts and Cases(Sceond Edition)(Scarborough,ontario: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2000,P.135
[19] 黄麟雏. 技术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M],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9,58
[20] 昆明开卖污染责任险 污染事故受害人将获赔付 http://www.sx.xinhuanet.com/rdsp/2009-09/30/content_17862062.htm[OB/EL]
[21] 轮珠海触礁 漏油污海滩, 泄漏 50 吨燃油, http://www.oilchina.com/syxw/20090917/news2009091709534715199.Html[OB/E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