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对欲望本质的认识
欲望问题早已为人类所关注。在中国,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先哲们大量使用着这一概念。在儒家那里,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对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追求期待的心理倾向,他又谈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所说的欲是很宽泛的,包括各种生理要求和社会行为。孟子也对“欲望”问题有较全面的论述,他与梁惠王对话中所说的口之于甘肥,体之于轻暖,目之于采色,耳之于声音,妻妾使合于前,臣子以供驱使,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就是对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所作的生动而具体的描绘。他说的“欲”就是指物欲,情欲,得欲和权势欲。
在道家那里,欲望问题占有重要地位,但对欲望本身,他们未有详细分析,如老庄只是认为“咎莫大于欲得”,“我无欲而民自朴。”荀子对欲望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描述了人的各种欲望。他认为人不仅有生存欲望或求生欲望如:“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而且还有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享乐的欲望,如“人之情, 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典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此外,荀子还谈到了人有权势欲、名誉欲,如“名声如日月,功绩如天地,天下之人应之如景向,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由此可见,先秦思想家虽未对“欲望”有明确界定,却进行了有益的、内容广泛的探索。在欲望的性质上,他们都认为欲望是致恶致乱的根源,因而主张用礼义规范进行约束节制。宋明理学家将先秦儒家的理欲观作了片面的发挥,将人欲视为一己的私欲、视为生理欲望,并将其与恶联系在一起,提倡“存天理、去人欲”,表现出禁欲主义倾向。
程朱学派的后学及清代哲人,对于宋明理学在欲望问题上的偏激说法,多少有所纠正,但基本上与先秦儒家的观点先后呼应,没有明显的超越。因此,在主要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的观念中,似乎欲望具有先定的恶的性质,往往不加区别的主张对人的欲望加以限制。可见,中国哲学主要是对欲望的外延、性质作了一定的探讨,没有对欲望本身作出规定。
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对照,西方文化,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化,关注世俗欲求,发现人的欲望并赋子欲望以合理性。
爱尔维修认为“感官的快乐是各个国家最有力的推动力,即使他们并不意识到这一点”。“肉体的感受性乃是人的唯一的动力”。霍尔巴赫谈到“饥俄,是人的一种自然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欲望,是一种自然而且必要的感情。
”斯宾诺莎认为“欲望是人的本质自身,……欲望是意识着的冲动,而冲动是人的本质自身,就这本质被决定而发出有利保存自己的行为而言”。他认为把欲望界定为“是一种获得某种需求的东西的欲求或倾向”是好的,同时他认为人的感情是天然本性,决不可实行禁欲方法。
康德也并非将欲求视作纯粹消极的,在他看来,理性的欲求会产生巨大力量,所以他认为“这类空洞欲望的幻觉只是我们天赋里一种有利倾向的后果。”
黑格尔在论述人类的历史活动中,在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中,也将欲望视作人类活动的推动力,他说,“欲望是人类一般活动的推动力”,迫切的需要既然得到满足,人类便会转到普遍的和更高的方面去。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则更加注重和强调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及其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人们自身非理性因素的研究,认识到本能、欲望等问题是人自身的很重要的因素,不能忽视。可见西方哲学主要从欲望的合理性及欲望的作用上进行探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