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之,仅供参考,不对真实性负责
在通过工信部NPST考试后,学员可以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技术证书。那么,要获得这张号称可以增加职业晋升机会、提高薪酬的中国网络舆情专业人才的证书,到底需要通过怎样的考试?
某网调查发现,以网络舆情高级分析师考试为例,考试时间为2小时,采用闭卷形式,考试阅卷需7天,一个月后知晓成绩,通过者可获得证书。此外,舆情分析师的考试并不涉及操作软件考核。
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考核要点主要涉及舆情基础知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信息分析、事件分析、基础应对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网络舆情分析师各级别间的差异,在考试中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及实践比例的不同。比如,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分析的相关考试内容,在高级分析师试卷中占比可能是初级别分析师的两倍左右。
考题类型和重点
以网络舆情高级分析师的考题为例,考题类型为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判断改错、简答、论述题以及课外实践题。
选择题主要是舆情基础知识,比如网络舆情的定义?如何甄选网络舆情监测的对象?
判断改错则首先需要判断陈述句的对错,而后划出错误部分进行改正,题目诸如“舆情分析并不需要日常监测,有突发舆情时监测一下即可”这类明显错误的简单改错题;也有涉及“沈默的螺旋”等理论的相对复杂的改错题。
简答题主要考核舆情数据收集能力、及对舆情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两题简答题,第一题需要简答使用机器监测舆情和人工监测舆情的优缺点;第二题则需要考生详细写出网络舆情从监测、分析、应对等各环节的具体工作流程以及对其的理解。
论述题主要考核舆情事件的研判和分析能力。举个例子,两题论述题,第一题的案例是农夫山泉拒绝媒体参观工厂查看其生产环境、呵斥新京报记者“滚出去”的农夫山泉质量门事件,需要论述的是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出三条与媒体关系的思考。媒体关系列入考核范围的原因在于,网络舆情监测的很多数据来源于媒体,甚至在舆情应对时需要借助媒体引导舆论,因而媒体是网络舆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论述题的第二题颇有公务员考试的意味,即结合案例论述“公信力”的重要性。
最后的课外实践题,则希望考生以政府立场评价“山东平度纵火”事件舆情处置得失,需撰写成一份专题报告。报告中需阐述平度纵火事件简述、消息溯源、各方态度、政府应对得失等。这一项考核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分析及报告撰写能力。
纵观网络舆情高级分析师的考题,不难发现中国培养网络舆情人才的侧重点主要是研判和分析,考题更多涉及事后预警。某媒体人说:“网络舆情分析师是网络舆情的总结人,是给政府和企业分析特定议题或者支持产品的相关舆情,需要人工或者借助程序辅助阅读大量网页、微博、微信才能写出舆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