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县 “能力作风建设年” 活动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 坚持高位推动,确保活动高起点。
市机关 “能力作风建设年” 活动启动后,县委常委会第一时间进行学习传达,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和 4 名县委常委担任专项推进组组长的 “1+4” 组织体系。活动谋划之初,县委书记李传柱亲自组织研究 《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听取汇报,提出要求。**月**日,又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下步工作作出部署。
(二) 设计活动载体,确保活动有抓手。
高质量承接全市**项行动部署,一对一系统延伸谋划了符合***实际的 10 项专题活动,注重给基层单位预留创新空间,在全县范围内推行 “10+10+*” 组合措施。比如,在 “解放思想、振兴发展” 研讨中以 “我为***发展献一策” 活动为载体,通过在不同领域提 “金点子”、献良策,以思想大解放撬动全县大发展。再比如,在 “强化素质、提升能力” 学习型机关创建专项行动中以 “五学五提升” 和 “双能双会” 活动为载体,通过在全县机关干部中开展计算机操作、公文写作、演讲三项技能大赛、“业务大讲堂” 等,切实提升机关干部的综合素养。
(三) 强化问题导向,确保活动靶向准。
聚焦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以问题整改成效来检验活动成效。围绕环保督察反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阻碍工作落实等**个方面,梳理**个问题,制定**项措施,重点攻克一批大事难事。比如,围绕解决工业用水不足的问题,正在谋划实施异地引水入克工程;针对项目用地短缺状况,以盘活闲置地块建设工业地产,为大项目落户预留足够空间。再比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了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驻企服务机制。此外,以创先争优深入破解体制机制问题,针对 “两新” 党建薄弱问题,实施 “跟党一起创业,和乡亲一起致富” 党建品牌行动;针对信访治理体系下沉不够问题,打造***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枫桥经验升级版 “363” 改革;针对单一群团部门工作力量不足问题,全省第一个实施群团一体化改革;针对产业数字化发展滞后问题,以乳产业链为牵动,以飞鹤乳业为带动,着力推进乳业数字化建设。
(四) 聚焦民生关切,确保活动见实效。
把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的民生实事作为能力作风建设的落脚点,把群众反映的 “问题清单” 变成干部的 “履职清单”。借助 “吹哨报到”、乡镇部门主要领导电视公开承诺践诺、领导干部 “走流程” 和 “五进五访一提升” 等平台,广泛搜集影响和困扰百姓生活的难题、影响体制畅通的课题,确保 “干的事” 精准对接群众 “盼的事”,推行 “一梳理、二对接、三解决” 的快速反应机制,累计解决突出问题**个,服务群众**万人次,干部能力作风在为民服务实践中得到了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 工作整体推进不平衡。
上热下冷的问题还存在,压力传导还没有到达神经末梢,工作推进参差不齐,有快有慢,有好有差,甚至有的只挂图不作战。
(二) 基层问题意识不强烈。
有的乡镇和部门查找问题、制定措施上存在应付对付思想,怕查完问题被督导有麻烦,主观上不积极。
(三) 能力作风建设与自身工作结合不紧凑。
有的乡镇和部门就活动抓活动,将活动与工作割裂开来,影响了能力作风建设效果。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 坚持高效运转,注重活动实效。
把*会确定的重点任务与市委 10 项专项行动贯穿起来,以 “10+10+*” 组合措施强力推动 10 项专项行动落实落靠。同时,将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工作纳入 “四个体系”,纳入全县目标考评,进一步强化乡镇和部门抓能力作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坚持以上率下,注重上下贯通。
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深入践行 “九个带头”,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抓出成效,做出榜样。将活动主体由抓党委 (党组) 延伸到机关支部、党小组,由抓机关干部 “关键少数” 扩面到服务百姓的 “所有公务人员”,由抓政府机关辐射到企业等服务领域,做到广覆盖、全领域、无死角。
(三) 坚持 “四比四看”,注重正反激励。
横向上,在乡镇层面以 “走比看” 为抓手,搭建抓党建、抓产业、抓治理的比武擂台;纵向上,在部门层面按战线、分领域、单元化的设计不同的比学载体。同时,实行 “四比四看” 专项考评机制,按照月督导、季通报、年考评的方式亮红***榜单,奖优罚劣,强化正向引领和反向约束。
(四) 坚持为民导向,注重纾忧解困。
进一步完善 “我为群众办实事” 长效机制,持续办好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从当下可以干的,长远可以做的入手,在民生保障、执纪执法、服务窗口等不同领域推出 “暖民心办实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