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沟渠区积极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治理新路径
沟渠区聚焦乡村振兴,通过全域规划、集中整治、产业植入等措施,积极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沟渠路径”“沟渠思路”,高质量完成枫林镇团团村高标准农田建设777亩,优化布局永久基本农田5555公顷,批准立项枫林镇凤凰坝村等土地整治项目*个。
一、统筹谋划,彰显乡村特色风貌。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机遇,统筹谋划全域土地综合治理。
一是统筹规划编制。
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邀请风铃国土编制中心、风铃魔法大学等专家团队,赴试点先行区汴州市路子县等地实地学习,借智借力,在枫林优质粮油片区规划和33个村级片区规划基础上,科学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实现设计科学、安排合理、布局优化。
二是统筹资源。
统筹农房风貌改造、土地开发整治、河道整治等,按照“田水路林村系统综合整治”思路,全域布局一二三产功能区,统一田水路林实施标准,统一布局田、林、路、塘等设施,确保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三是统筹项目。
将农业农村、交通、水利等部门在枫林镇拟启动的项目统一纳入全域谋划,按照“3+N”项目思路(农田整治、生态修复、产业提升3项基本内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修复保护、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若千特色整治项目),谋划实施各类子项目55个。
二、多元投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聚焦产农融合,创新多元投入体制机制,提升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一次输血、持续赋能”。
一是国企主体。
整合农业农村、交通、水利、文旅等项目,争取中省下达资金。依托区属国有企业,向A银行、B银行C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贷款,同时对外招商,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据测算,枫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预算总投资22.22亿元,已争取上级资金2.22亿、融资贷款22亿元。
二是市场主力。
结合产业布局,实施增减挂钩、土地整理等工程,通过土地节余指标收益,为整个项目建设和后期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反哺村庄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已完成团团村高标准农田建设888亩、2个村增减挂钩项目,正在实施枫林镇火把寨等村高标准农田11111亩和5个村增减挂钩项目。
三是产业主导。
通过项目实施,推动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结合本地资源特色,确立优质粮油产业发展定位,完善农业生产、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等配套设施,成功举办“田园山水梨花盛开”首届梨花节,相继开展包谷、农民丰收节等旅游活动,迈入“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三、优化布局,破解乡村治理梗阻。
针对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耕地零散、建设用地分布不合理且闲置浪费严重等问题,开展“三大行动”,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节约利用建设用地水平和乡村治理能力。
一是开展耕地“去斑”行动。
通过无人机航测、现场调查等手段,识别耕地上可实施“去斑”的地块,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引导拆除项目区耕地中间的零星建筑物复垦成耕地,叠加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整治等项目,提高耕地连片化程度,在保障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腾出发展空间。
二是开展永农“调优”行动。
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将零星分散于各区块的耕地调整至面积更大、位置更优区域。目前,该区域优化布局永久基本农田4444公顷。
三是开展景观“改地”行动。
在实施生态修复项目过程中,依地块大小、地势、形状进行设计施工,既保留乡村韵味,又在村边、路边、项目区融入景观化要素。耕作时,设计创意图形,美化田园景观,枫林团团村优质粮油现代产业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