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X 省 XX 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眼抓细抓实、常态长效,精准 “把脉问诊”、精准 “靶向施策”、精准 “养治结合”,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力促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一、“把脉问诊” 找症结,精准识别 “整顿提升对象”。

一是逐村摸排 “查病灶”。

围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10 种问题” 情形,XX 名县级领导包联走访全县 XX 个乡镇 XXX 个行政村和 XX 个社区,坚持 “四必访”“三必问”,逐村开展走访摸排,通过组织村 “两委” 成员、驻村工作队、党员代表座谈,讲问题、听想法、提建议,收集问题,真正摸清情况、把准问题,做到不让一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漏网”。

二是逐人寻访 “问病因”。

组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及村 (社区)“两委” 干部扎实开展排查走访,通过走访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与党员干部意见,逐村逐户逐人进行走访,全面了解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成因及症结,找准找实 “病因”。

三是逐级会诊 “研症结”。

聚焦班子战斗力不强、村集体经济薄弱、矛盾问题突出等问题,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坚持乡镇 (街道) 初审、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联审、县委组织部研究确定的原则,会同纪检监察机关、统战、政法、民政、信访等部门综合分析研判,最终确定年度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11 个。

二、“靶向施策” 开良方,统筹优化 “整顿提升措施”。

一是抓学习 “补钙壮骨”。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将学习计划落实到支部、个人,建立 “分餐制”“点餐制” 学习制度,扎实抓好专题学习,通过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加强对年轻党员、在家党员、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的分类指导,全面为 “后进” 党组织 “补钙壮骨”。

二是抓整顿 “固本培元”。

按照党政部门进 “软” 村、经济部门进 “穷” 村、涉农部门进 “弱” 村、政法部门进 “乱” 村的原则,严格落实 “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抓、乡镇党委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分工抓、第一书记指导抓、驻点单位协助抓、村 (社区) 书记具体抓” 的 “六抓” 机制,按照 “一村一策” 的思路,因村施策,细化措施,对每个整顿对象量身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整改台账,对症开出 “药方”,全力为 “后进” 党组织 “固本培元”。

三是抓提升 “强筋健体”。

通过示范培训、专题培训、集中轮训等形式,围绕脱贫攻坚、党建业务、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对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提高带动发展能力和整体素质。着力构建 “优秀人才—村后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 的培养链条,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储备 “后备军”,调整优化村 “两委” 班子成员 11 个。常态化开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为群众帮办实事 496 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43 件,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率,实现了 “后进” 党组织 “华丽转身”。

三、“养治结合” 祛病根,转化巩固 “整顿提升成效”。

一是突出携手共建。

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推行 “先进带后进,后进学先进”,11 个软弱涣散村 (社区) 党组织分别同先进村 (社区) 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携手共建,通过开展党建示范点观摩、“业务大比武”“岗位大练兵” 等活动,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抓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方面能力。

二是突出定期体检。

以 “党建提升年” 和基层党建重点攻坚 “百日行动” 为载体,采取定期走访与不定期暗访相结合,强化督考调度,着力从党组织能力提升、村级社会服务规范、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 “体检”,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

三是突出跟踪问效。

坚持 “动态报告” 和 “备案销号” 管理制度,县委组织部结合季度督查和日常跟踪了解,对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实行全程跟踪问效,强化 “治养结合” 祛病根,确保整顿一个转化一个,转化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真正防止软弱涣散党组织 “旧病复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