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才女张爱玲,对于她的一生,外界评价虽一身才华,却也一生不幸,这是惋惜之情,她的半生缘曾被拍成电视剧,她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但她的故事往往都过于悲情,她的第一部小说,是写一个不幸的家庭,这或许与她的原生家庭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吧,外界知道她跟随母亲到美国生活,但是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还有一个弟弟,这个弟弟也曾经想跟着姐姐与母亲一起生活,但是却被母亲拒绝了,张爱玲的这个弟弟叫张子静。

儿时的张爱玲与张子静
儿时的张爱玲与张子静

张家在他们祖父辈的时候,家境相当的不错,祖父是清末的大臣,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父亲之后谋得了一个英文秘书的职位,母亲是新时代女性,后来还跟张爱玲的姑姑一同到欧洲游学,张爱玲自小就有优秀的文学功底,在七岁的时候就曾写出过完整的小说,在同学之间广为传阅,弟弟在家中的地位,就显得可有可无了,小的时候家里都有佣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刚开始照顾弟弟的佣人,觉得自己照顾的是小少爷,还经常趾高气扬的训斥照顾张爱玲的佣人,看不下去的张爱玲就站出来训斥佣人,但是那时多少男尊女卑的观念,佣人还以为他照顾的小少爷,就是抱住了未来户主的大腿。

但是在张家,父亲对于两个孩子都比较淡漠,但由于张爱玲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父亲反更待见张爱玲一些,对弟弟张子静从来都是不闻不问,后来慢慢的佣人都看出来了,直到后来父亲给家中带回了一个女人孙用蕃,刚到张家的孙用蕃,也是一度抬举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的处境就相对更难过一些,或许是想到自己以后也会生儿子,所以对于张子静处处的打压,看不惯的张爱玲为弟弟出头,但是弟弟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这让她非常气愤,收拾东西跑到母亲身边。或许表面的无动于衷是张子静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吧,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只有装出这种淡漠,才会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这件事情让张爱玲彻底与张家决裂了,在她的眼中弟弟太过的懦弱无能。

左二张子静
左二张子静

或许他们在小的时候,也是有姐弟之情的,只是后来父母之间的问题,使得这个家庭越来越冷漠,作为孩子的他们都不曾从父母身上学到对亲人的关爱,在张爱玲的书中,曾这样描述过小时的他们,弟弟生的很美,大大的眼睛,他们经常在黄昏时候做游戏,自己拿着剑,弟弟拿着大锤,他们一直奔跑,那时的他们也拥有过短暂快乐的童年,但是分开之后,弟弟有一次拿着用油纸包裹着的球鞋,找到母亲,说想跟姐姐与母亲一起生活,但母亲非常理性的告诉张子静,她的生活也很不稳定 ,只够负担一个人的教育费,已经被姐姐占了,她养不起他们两个人,在晚饭时间,张子静的姑姑还说他没有提前说要不要吃饭,所以也没有准备张子静的,所以他赶紧起身告别了。

在张爱玲的母亲过世之后,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张爱玲,她好像已经忘了还有一个儿子叫张子静,张爱玲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很有维持了两年就离婚了,第二段丈夫去世,后来她过起了一个人的幽居生活。张子静跟随父亲与继母一直生活,他一直没有结婚,因为父亲抽大烟把家里败的差不多,拿不出钱给他娶妻,张子静也到银行上过一段时间的班但后来染上的赌博的恶行,之后到乡下教书,再后来跟几个朋友办了杂志社,邀请姐姐为出版社写稿,张爱玲说不想为这种不出名的杂志出稿。

张爱玲后来到洛杉矶定居也没有告诉张子静,还是张子静去找张爱玲的时候姑姑告诉他的,下来楼以后的张子静抑制不住内心的难过泣不成声,他感觉被姐姐抛弃了,他已经没有任何的亲人了,在张爱玲去世之后,她把她所有的遗产都交给了她的好友,晚年之后张子静回忆说,他理解姐姐的难处,明白姐姐的苦衷,张子静这一生可谓是娘不疼爹不爱,最后还是孤独终老。或许是母亲与姐姐都接受的西式教育,决定心灵之间的契合比血缘亲情更重要一些吧。

转自网络,作者:屎学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