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年收官在即,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现场推进会,就是要进一步鲜明导向、击鼓催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我们现场观摩了县区10个点位,时间虽短但效率很高。

一路走来,有三个方面总体感受:一是乡村发展之变令人欣喜。穿行在山清水秀的乡村田园,映入眼帘的是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沟渠美景”正徐徐绘就。二是产业振兴之变令人欣喜。除“三区同建”点位之外,这次2个重点项目都是工业项目,这也是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制度安排。现场观摩之后,感到各有特色、各具亮点。这些都充分说明,只要坚定“工业强市”战略,盯住抓、抓到底,就一定能挺直老区产业培育振兴的脊梁。三是城乡融合之变令人欣喜。我们以“三区同建”为抓手,促进“产、村(城)、景、文、人”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以城带乡,推动了城市品质提升、乡村发展蝶变同频共振。实践证明,“三区同建”符合“三生相融”理念,符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持久生命力。下面,我结合现场观摩感受和近期工作思考,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准确把握“三区同建”的历史脉络。

“三区同建”理念是市委市政府因时因势提出并逐步推行的,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结合系统思考,其本身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充分的现实探索、可期的发展空间。新形势下理解把握“三区同建”,要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把站位提高、格局放大、视线拉长。

一要把握“三区同建”的发展基础。

沟渠是农业大市,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地位、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心。从历史到现在,我们在乡村建设上创造了很多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经验模式。比如,本世纪初创造的以“庭院经济”新村建设为主的“沟渠经验”全国闻名,得到时任***同志的高度肯定。进入“十二五”以后,我们又探索出“沟渠新房+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模式,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开启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沟渠新房和***成为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区域性品牌。扶贫开始后,我们大胆探索,叠加实施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地灾避险搬迁等政策盘活土地资源,先后承办**培训班、全国***现场会。这些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我们实施“三区同建”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

二要把握“三区同建”的阶段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市委市政府统筹考虑沟渠市情特征和发展基础,在城市实行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三区同建”,在农村实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通过近10年的实践,在城乡都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成效。在农村,我们累计建成沟渠田园综合体**个,带动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个、省星级园区**个,创建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个,助力**万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摘帽。去年底,沟渠作为全省唯一市入列**重点工作、**两项督查激励公示名单。在城市,我们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最美生态宜居典范城市等国家级靓丽名片,沟渠经开区成为全国少有工业园区内拥有**级旅游景区的开发区。在整个市域范畴,沟渠成为全省唯一市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也是全省唯一所辖县区均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这些实践探索和发展成效充分证明,“三区同建”推动了沟渠城乡形态优化重构,催生了城乡发展面貌蝶变,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也契合沟渠发展实际,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要把握“三区同建”的政策机遇。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委全会把“城乡融合”作为工作总抓手之一,强调要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沟渠是全省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地区,省委书记要求我们“胆子和力度可以大一点”。特别是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们到**围绕“三区同建”主题作了工作汇报,***初步同意在沟渠每两年固定召开一次京都(沟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这些都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三区同建”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政策支撑。

第二,要深刻认识“三区同建”的实践内涵

“三区同建”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准确认识其实践内涵才能更好推动工作。“三区同建”,其本质内涵是“三生相融”,通过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推动园区、景区、社区三位一体、同步规划和建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中开发、市民集聚居住,形成经济共赢、生态共兴、社会共荣的共同体;其演进形态是城乡融合,通过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打破二元分割、城乡壁垒制约,促进城乡之间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以城带乡、工农互惠、一体发展;其根本指向是惠民利民,通过建立产业带动、旅游拉动等联农带农惠农机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有以下四点体会,也是下步深入推进“三区同建”的原则性要求:

一是必须遵循规律、把准方向。

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正确方向,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相互融合,实现城乡协同发展。

二是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综合考虑各地产业、交通、文化、基础设施等因素,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原则,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定位、建设重点、推进措施;建设过程中务必把生态友好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新建的中心村、聚居点等新型社区要凸显**民居特色,依山就势、天然自成,房前屋后、葱花蒜苗、瓜果飘香,坚决不搞大拆大建、整齐划一,不搞生搬硬套、千村一面。

三是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经济基础好、群众意愿强、适宜集中成片改造或建设的地方可以先行启动,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建设,更不能脱离发展实际垒“大户”、造“盆景”。

四是必须政府主导、群众主体。

在做好规划、理顺机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群众应该做、可以做的尽量交给群众做,政府重点做群众干不了、干不好的事,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违背群众意愿强行推进改造升级和集中聚居。

第三,要持续深化“三区同建”的方法路径

关于“三区同建”的总体要求,我在市读书班上已经强调过,重点就是“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城乡规划同步

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围绕构建“一城四区三副五廊二组团”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托,科学规划“三区同建”总体布局。关于城市“三区同建”,总体要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四宜四有”现代化新城要求、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定位统一规划,实现以绿兴城、以文兴城、以游兴城、以产兴城、以彩靓城,其中庐州区要建设城市休闲和旅游集散区、兰陵区要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沟渠经开区要建设“三区同建”创新试验区。关于农村“三区同建”,重点是依托乡镇、村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明确总体目标,逐年有序推行。初步考虑,在*个行政县区每年示范建设*个“三区同建”的沟渠田园综合体;沟渠经开区、文旅新区总体规划发展理念就是“三区同建”,在农村地区可结合实际每年或每两年示范建设*个沟渠田园综合体。

二是坚持产业链条同构

就是要聚焦市“2+2”主导产业和县区“1+1”产业布局,聚焦种养业“1+X”优势大品种,以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做足“土特产”文章,突出基地提升、精深加工、品牌引领,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拓展左右岸周边产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效益。

三是坚持公共服务同享

就是要统筹整合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资本等资金,推进路、水、电、气、通信等互联互通,推动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所等设施共建共享,配套卫生院、便民代办点等服务机构,同步满足园区生产、景区建设、社区生活所需,推进城乡居民居住社区化、生活市民化、文明城镇化。这方面一定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一哄而上、贪大求洋。接下来,为了更加系统地指导全市“三区同建”工作,也为了充分做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相关筹备,要具体抓好*个方面工作:一是出台一项意见。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全会部署,在系统总结前期实践探索和充分吸收县区意见建议基础上,出台“三区同建”的面上指导意见,明确总体要求、遵循原则、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这项工作请市委市政府政研室牵头,争取在3月份出台。二是配套一个计划。就是编制农村“三区同建”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和建设进度,同时指导县区编制当年实施示范片(点)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这项工作请市农业局、市规划局牵头落实。城市“三区同建”按照现有的城市控规、详规有步骤有计划推行即可。三是建立一套机制。主要包括建立“三区同建”的建设机制、投入机制、验收机制、考评机制等。这里特别强调,农村地区实施“三区同建”既要考虑投入、也要考虑产出,不是要求每个示范点都要按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更不是硬性规定要创建4A、3A级旅游景区,而是以旅游景区的思维和理念对田园进行景区化规划建设改造,凸显自然风光、田园生活、文明新风,建设具有沟渠韵味、乡土气息、现代文明的“沟渠田园综合体”。四是推出一批经验。及时调研总结基层实践中的好做法,提炼为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成体系的经验模式,利用***在沟渠召开会议等机会和平台积极宣传推介,推动沟渠“三区同建”经验走向全国全省。

第四,要全力以赴冲刺

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稳、防、拼、创”四字策略,扎实开展“雷霆行动”,持续强化三个攻坚,围绕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1—12月数据来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企稳恢复,需求加快改善,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也要看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实现预期目标压力较大。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形势、保持发展定力,再加压力、再添措施。

一要聚焦重点发力。

项目建设方面,要抢抓当前施工“黄金”季节,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机制作用,全面掀起“项目建设大会战”热潮,力争省重项目投资完成率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确保明年上半年*个市重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亿元、*个新开工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消费提振方面,要持续开展“十大促销”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省*个重点展会,全面落实省上“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部署,推动消费快速升级,继续保持社消零增速高于全省的良好态势。当前要抢抓春季旅游旺季,深入实施“引客入沟渠”计划,筹备办好沟渠山水艺术节、不周山梦魇之花节等节会活动,更好带动消费市场整体回暖。工业发展方面,工业经济“六个大比拼”实施方案已经印发,要逗硬落实比拼规则和工作机制,拼出成绩、赛出担当,进一步浓厚大抓工业、狠抓制造业的氛围。目前化工园区申报也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相关市领导和市级部门要加强对接汇报,确保一举成功。据了解,省委全会将专题研究“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将出台相关文件。市委初步考虑省委全会召开后,统筹召开市委全会暨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大会,对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请市委政研室会同市经济局提早谋划做好全会审议文件的起草工作。另外,前期对6大工业主导产业调研、组建工业发展基金等工作的安排部署,有关方面要持续深入推进,为开好大会做好准备。外引内育方面,要深入落实“投资促进提升年”部署,借力**会等重大平台活动开展产业链招商。要加强惠企政策兑现落实,持续优化外来投资暨民营企业协调服务季度座谈会机制,扎实开展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行动,助力企业发展壮大。请市民营办牵头,对涉企政策集中梳理,统一开展线上线下发布,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二要做优发展环境。

近期,市优化营商环境暗访督查办公室通过受理投诉举报和开展暗访督查,发现全市营商环境仍有很多突出问题。对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态度鲜明,就是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破坏营商环境者既伤面子、又丢底子,以环境优化助力发展提速。此外,要以安全生产大提升专项行动为统揽,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敲门补课”行动,严厉查处曝光一批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隐患和典型违法行为,统筹抓好森林防灭火、道路交通、防汛减灾等相关底线工作,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要强化统筹调度。

分析1—12月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县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平衡情况较为突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沟通衔接协调、科学调度指导不够,有关数据没有客观真实反应出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好日常运行与全年增长的关系,把握好经济运行调度的节奏。各地各部门要抢抓最后时机,一方面要积极向上汇报对接,精准掌握全省经济工作运行趋势,科学有效调度指导;另一方面要坚持一盘棋理念,做好县区、行业之间工作统筹调度,尤其要加强统计业务培训、相互交流学习,扎实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客观全面反映发展成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