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话、空话、大话之间的哲学辨析及界定
来自:互联网,有删改,作者不详
为什么某些人的发言被人认为是空话、假话和大话?这三者是一样的吗?先分析什么是空话。空话是因为话语的内容都是充满价值陈述,而不是事实陈述,都是“必须如何如何.…应该如何如何….”是伦理性的应然,而不是经验上的实然,既然没有事实基础,只是一厢情愿的“空头支票”,当然听众会认为不实际。
什么是价值陈述?如下例:“----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和多余少取的放活方针,创新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业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什么是事实陈述?如下例: “----印度有高度发达的,也许是过度扩展了的高等教育部门(与本国总人口相比,印度向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输送的人数是中国的六倍),但它仍然是世界上基础教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它的识字率在亚洲处于低位,远远落后于更有前瞻性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成就。”
读者们必须注意的是,“价值”的意思在这里是中立的,不是专指“善的东西”,它也包括负面的意义,如恶的,令人不喜欢的。
价值陈述和事实陈述有何差异?如下:价值陈述是以第一人称方式进行;事实陈述一般以第三人称方式进行。以第一人称方式容易陷入主观意愿当中;而以第三人称方式则更能保持中立化立场。价值陈述容易流于非理性的情绪化;而事实陈述则更能保持理性。
价值陈述不在乎价值的可操作性问题;事实陈述则必须顾及,否则就失去根据。价值陈述在乎听众的情绪反应;而事实陈述则更在乎理性的高度存在。价值陈述允许夸张,甚至以说谎来达到目的;而事实陈述则完全禁止失真的话语出现。
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价值指还不存在但人希望得到的东西。价值作为对任何事物的理想目标,优先于已知事实。事实指人所认识到的东西本身。价值与事实的关系,哲学上称为“应然”(应该)与“实然”(是)的关系。也就是价值是主观上理想之念,而事实是客观上存在之物。
英国休谟最早提出“应该”与“是”的问题,认为这是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区别,从事实不能推出价值,反之亦然。
价值命题与事实命题。价值命题指事物作为价值存在的逻辑判断形式。事实命题指事物作为事实存在的逻辑判断形式。
在价值命题中,谓词不表示意识的任何理论内容,只表示对于主体所承认或拒绝的一种目的或一种价值的关系,这些价值的谓词不是作为特性属于事物本身,而是由于它们与心灵中的某种标准发生关系而加于对象之上的东西。
在事实命题中,主词和谓词的关系是在理论上联接于心灵中的两个内容的关系,是对这些内容的肯定或否定关系。
价值命题不表示事实之间的关系,而表示主体对于对象的估价、态度、决定于由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所设定的标准。这类命题不服从任何逻辑的因果规则,不包含必然性,它们没有逻辑的、理论的意义,只有伦理学和美学的意义。事实命题是普遍的逻辑判断,他们确定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不参入主观因素。
演说/辩论中应有多少价值陈述? 视演说性质而定。演说有多种,如群众性演说、学术性演说、介绍性演说、报告性演说等。群众性演说允许较多的价值陈述,学术性则否;介绍性演说要求较少价值陈述,若多了就变成广告台词;报告性演说完全不允许价值陈述,否则就失真且误导,变成了宣传。
辩论中允许或多或少的价值陈述,但必须佐以事实陈述,否则就变成空中楼阁。一般上,事实陈述比价值陈述更具有“杀伤力”。必须注意的是,理论的陈述不属于价值陈述,除非该理论尚未经过检证。
新闻节目应有多少价值陈述?价值陈述只在开始阶段有效,以后就进入效用递减阶段,所以,价值陈述越少越好。多了就成空话,惹人反感。新闻节目应秉持中立性报道立场,也就是只报道事实,而价值部分让观众自己产生和判断。这是当今世界的新闻报道准则。
若掩盖事实而只报道价值,那就成了宣传而不是报道,新闻的意义就完全变质成为“误导”和“煽动”。新闻报道字眼和词语不能“着色”(colouring)。所谓“着色”,就是加入强烈的感情色彩,如“五毛”、“美分”、“美帝走狗”之类等。
媒体若长期都是价值陈述,就会使听众对它失去信任感,并会盲目相信其它渠道的报道皆为真,并有强烈渴求真相的愿望,其长期效果更是危险的。
综观上述,可以发现,空话是因为它纯粹就是在价值命题上的价值陈述,因为长时间没有经验事实的支撑,就成了假话,假话越说越多,就成了大话。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