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年,沟渠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攻坚突破为总抓手,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数字赋能,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总体来看,沟渠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打造乡村振兴幸福沟渠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 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迈上新台阶。
一是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实现 “三增”,分别为***万亩、***万吨和****公斤/亩,分别较上年增加*万亩、*万吨和*公斤/亩,面积、总产分别超出省下达沟渠市任务*万亩、*万吨 (2022 年省下达沟渠市面积任务为***万亩、总产任务为***万吨)。二是蔬菜、果品、畜产品供应充足。蔬菜播种面积、总产分别达到**万亩、***万吨。更新改造老果园**万亩,发展水肥一体化**万亩。新改生猪扩建规模场**家,2022 年底全市生猪存栏**万头;牛存栏**万头,其中奶牛存栏*万头;羊存栏**万只;家禽存栏****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万亩,渔业产量*万吨;肉蛋奶及水产品总产量**万吨。三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 2021 年**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2 年**万亩建设任务完成总投资**% 以上。
(二) 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全面启动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印发 《沟渠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实施 “五朵云” 工程,构建五大改革机制,四项政策配套协同,形成了数字农业农村改革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个,其中列入省重大项目*个、市重大项目**个,完成年度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三是数字产业生态筑牢根基。高端链接**家科研院所、**家头部企业、**家金融机构,推动合作走深走实、互利共赢。全市年销售额超过 1000 万元的涉农电商企业达到**家,“*担惠农贷” 累计贷款**亿元,“纽澜地” 黑牛成为盒马鲜生肉类第一品牌。
(三)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新跨越。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市新开工建设田园综合体**个,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个、农业产业强镇**个,**区、**区、**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省级认定。二是做好国家沿黄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县入选国家沿黄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主导创建县,三年共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万元,占整个项目补助资金的**%,所有建设主体均已开工。三是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市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九条措施》,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营业收入***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家,比上年增加**家,2022 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二、打造乡村振兴幸福沟渠存在的突出问题
马克思曾言:“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各阶层的努力下,沟渠市农业农村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在对照打造乡村振兴齐*样板**特色板块的目标定位方面,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产业支撑力带动力不强。
目前看,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三次产业融合度偏低。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不足,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农业会展、农事节庆、农村康养、乡村文创等新业态匮乏,多数乡村仍依附于以种养业为主的单一业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动欠缺,在延链建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上还有很大差距。二是产业龙头、产业品牌带动力较弱。沟渠市无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主板上市公司,只有*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而沟渠市有*家上市公司,**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品牌呈现 “小、散、弱” 态势,辐射带动效应弱。
(二) 生态欠账亟需弥补。
从全市层面看,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一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作为组群式城市、老工业城市,沟渠市近年来通过狠抓环境治理整治了一大批 “散乱污” 企业,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非常重。二是人居环境依然较差。目前农村 “脏乱差” 问题虽然得到初步解决,但由于农村建设投资长期不足,农村面貌尚未根本性转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划统筹。组群城市间专项规划衔接不紧密,资源整合度和共享度差,局部领域存在 “小而全” 的现象,重复建设时有发生,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战线长、成本高、历史欠账多。
(三) 组织建设活力不足。
一是部分村党组织领导能力弱化。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党组织书记带富致富能力不足;有的村党组织、村委会 “两张皮”,团结共事意识不强等,难以担负起乡村振兴的责任。去年全市共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个,今年新排查确定整顿对象***个。二是个别农村党员先进性欠缺。有的农村党员缺乏大局观念、全局意识,不支持、不配合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极个别者甚至煽动和带动群众跟村党支部或村委会 “对着干”。个别党员遵纪守法意识差,据统计,2020 年以来,全市立案查处农村党员****人、给予党纪处分****人。
三、深化乡村振兴幸福沟渠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突出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一是加快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跳出农业谋发展,依托沟渠市特色优势产业产品,创新产业重组模式,加快农林牧渔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商贸物流等深度融合,延伸整合产业链、打造提升价值链、优化融合供应链,拓展农民创业增收空间。二是加快产城融合互动发展。要发挥沟渠市各区县省级开发区分布均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丰富的优势,明确产业定位,聚焦主导产业狠抓 “双招双引”,带动辐射周边镇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三是加快城乡融合一体发展。打破制约推动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就业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公共资源配置适度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 突出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抓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要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省推进 “千万工程” 的实践经验,突出抓好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 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 “五化” 改造和农村 “七改” 为重点,围绕 “户户通”、“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清洁供暖等领域,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水平。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确定村庄类别、批次,明确不同村庄的规划建设标准、时限和进。要汲取农村 “改厕” 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坚决不能搞 “一阵风”“一刀切”。
(三) 突出有效治理,加快重建乡村治理秩序。
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加快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一是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入实施 “头雁” 提升、后备力量 “育苗” 工程,选优配强村 “两委” 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注重从机关干部、退役军人、离职退休和返乡创业人员中发现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切实发挥好党组织在农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总结**整建制合村并点经验,全面推广 “联村党建” 模式;二是完善村民自治体系。以区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修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落实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制度,支持村民委员会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据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开展群众自治工作,依据职能从事民事活动。鼓励党支部、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深入推进合作社示范社建设。
今后,沟渠市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走出一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全面推进打造乡村振兴齐*样板**特色板块。